治疗原则
副神经为纯运动神经,且在颈后三角区损伤部位接近末梢,因此可进行手术松解,多数疗效较理想,且恢复较快。同时可辅以药物治疗或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营养神经类药物: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可予以患者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巴唑等药物以营养和保护神经。
手术治疗
副神经损伤应及时探查修复,6个月内手术对其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
1、原位端端吻合
神经连续性终端,缺损长度较小,在无张力的状态下可实施断端显位吻合,这是一种创伤较小且疗效可靠的修复方式。
2、自身神经移植
缺损长度较大时,可采取患者自身神经移植。
3、神经移位移植
神经移位移植是一种使损伤神经的远端恢复功能的方法,需要部分或全部牺牲一个正常的供体神经,将其移位,重建损伤神经支配区域的运动和感觉功能。该方法简便、创伤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来的解剖生理关系,容易被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中医治疗
肌损性的副神经损伤可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主要为肩胛内上角及胸锁乳突肌中缝痛点施用点按、揉捻和分筋。通过手法治疗可以消除神经水肿,疏通筋脉,活血化瘀止痛,使副神经损伤的症状消失。以上中医疗法均需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淋巴活检后副神经受损能有可能是做活检时不慎伤到了副神经的分支,在治疗上可服用营养神经和修复神经的药物,如果神经是完全断裂那么完全恢复比较困难。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进行针灸、按摩、热敷等物理治疗以及其他康复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受损部的保护,避免劳累过度。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