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的诊断

根据病史、特征性不随意扭转和异常姿势诊断并不困难,必须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性肌张力障碍。肝豆状核变性、脑炎后是出现此种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药物诱发的多动症亦很常见,应询问发病前有无服药史。发病前正常发育史、缺乏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正常对诊断本病也很重要。本病通常还需与肝豆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癔病、面肌痉挛、颈部骨骼肌先天性异常导致先天性斜颈、僵人综合征相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本病常见于7~15岁之间儿童和少年,40岁以上发病罕见。先起于一侧肢体远端,运动或精神紧张时加重,安静或睡眠中扭转动作消失。

2、临床表现

患者躯干和四肢的不自主痉挛和扭转,动作奇异多变。

3、体征

患者以躯干、肩带、髋带肌为主的肌痉挛,近端重于远端,无肌萎缩,反射及感觉正常。

鉴别诊断

1、肝豆状核变性

多发生在20~30岁之间,表现为意向性肢体震颤、肌张力增高、构音困难、肌张力增高为逐渐加剧,起初多限一肢,以后扩散至四肢和躯干。若肌强直持续存在,可出现异常姿势。常伴有精神症状,角膜上有KF环。

2、手足徐动症

先天性手足徐动症多伴有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手足发生缓慢和无规律的扭转动作,肌张力时高时低,变动无常。扭转痉挛主要是侵犯颈肌、躯干肌及四肢的近端肌,而面肌与手足幸免或轻度受累。症状性手足徐动症常继发于脑炎、肝豆状核变性或核黄疸等。

3、癔病

不自主运动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有精神因素,癔病的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

4、面肌痉挛

常为一侧眼睑或面肌的短暂抽动,不伴口-下颌不自主运动,可与睑痉挛或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区别。

5、颈部骨骼肌先天性异常导致先天性斜颈

局部疼痛刺激引起的症状性斜颈等需与痉挛性斜颈鉴别,前组都有明确病因,并能检出引起斜颈的异常体征。

6、僵人综合征

表现发作性躯干肌(颈脊旁肌和腹肌)和四肢近端肌僵硬和强直,明显限制患者主动运动,且常伴疼痛,休息和肌肉放松时肌电图检查均出现持续运动单位电活动,不累及面肌和肢体远端肌肉。

扭转痉挛的类型

1、原发性扭转痉挛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类型多在儿童期发病,通常有家族史,出生及发育史正常,全身扭转或做螺旋形运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症状轻者,生活可自理,严重者卧床不起。扭转痉挛于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时消失,肌力、深浅感觉均正常,智力正常或减退,病程进展快慢不同,部分病例可长期停顿而不加重。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散发型:这类患者起病较晚,外显率多不完全。家族成员中或有多个同病成员,症状多自上肢开始,可长期局限于起病部位,即使发展为全身型,症状亦较轻,预后较好。但成人发病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也可有

疾病相关 更多»
食道痉挛的明显表现,看看你是否中招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受到了食道痉挛的困扰,很多人都不知道食道痉挛会出现什么最明显的表现???我在这里首先要澄清一下,食道痉挛呢,并没有最明显的表现哦

王薇 主任医师
肌肉痉挛吃什么药见效快

肌肉痉挛的患者吃肌肉松驰药、止痛药、安定类药物等见效快。1、肌肉松驰药:当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的时候,要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药。常见的有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替扎尼定片、巴氯芬片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2、止痛药:若患者肌肉痉挛的情况比较严重,还会出现疼痛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药物,能减轻患者所出现的疼痛感。3、安定类药物:常见的由地西泮片、氯氮䓬片等,此类药物也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的情况

吕志勤 主任医师
睾丸扭转从隐痛到剧痛要多久

睾丸扭转从隐痛到剧痛的程度并不固定,可能是10分钟内,也可能是2~3小时。1、10分钟内:如果睾丸扭转比较严重,从隐痛到剧痛的时间会快一些,可能是10分钟内。2、2~3小时:如果睾丸扭转比较轻微,会感觉到轻微的隐痛,但治疗不及时时,疾病会进一步加重,疼痛也会更加明显,发展到剧痛的时间可能需要2~3个小时。睾丸扭转指的是支配睾丸的精索发生了扭转,会阻断睾丸的血液供应,会出现阴囊疼痛、睾丸肿大等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但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因为缺血时间过长,导致睾丸出现坏死的情况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哪五种人容易得面肌痉挛

容易得面肌痉挛的五种人有不良生活习惯者、40岁以上中老年人、持续运动者、血管压迫面神经者、慢性疾病患者。1、不良生活习惯者:如果有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良习惯,则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的情况。2、40岁以上中老年人:面肌痉挛容易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女性患者要比男性患者的占比更大。3、持续运动者:由于持续运动者容易长期缺乏镁元素、钙元素以及水分,因此一旦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式不当,则会引发面肌痉挛

吕志勤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