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该病需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史特征,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颈椎MRI检查。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颈椎病伴上肢萎缩、运动神经元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20岁以下男性,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家族遗传史、颈椎外伤史。
2、症状
(1)双侧上肢远端肌无力。
(2)“斜坡征”:肌肉的萎缩不对称,以前臂尺侧肌肉为主,桡侧常不受累。
(3)“伸指震颤”:伸指时手指不自主震颤。
(4)“寒冷麻痹”:低温状态下震颤与无力会加重,当温度升高时逐渐好转。
(5)“肌束颤动”:手部及前臂肌肉不自觉颤动。
(6)少数患者可有感觉异常,在病程初期可有轻度上肢不适。
3、体征
肌肉萎缩、肌力下降、伸指震颤。
4、辅助检查
(1)颈部屈曲位MRI:出现典型“膜-壁分离”现象。
(2)神经电生理检查:常提示下颈段神经元损害及患侧神经CMAP不成比例下降。
鉴别诊断
1、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
好发于中老年患者,40~60岁多见,病程多呈缓慢进展,多数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患者无或有轻微感觉减退,病程长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障碍,通常不存在锥体束征阳性的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颈椎MRI检查可鉴别。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通常提示神经受损呈阶段性,且损害多为单侧或双侧呈不对称性;颈椎MRI检查提示颈椎呈明显退行性改变,并存在椎管或椎间孔局部狭窄以及神经根受压等表现。
2、运动神经元病
好发于中老年患者,40~60岁多见,运动神经元病起病隐匿,病情呈持续进展。患者多表现为单侧肢体局部肌肉无力、肌肉萎缩,逐渐累及其他部位或肢体。根据起病位置不同,可以出现肢体无力、吞咽困难、呛咳、口齿不清,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最终可死于因呼吸肌无力而导致的呼吸困难。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多存在锥体束征阳性,一般无感觉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及颈椎MRI检查可鉴别。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仅提示相应部位的神经改变,颈椎MRI检查多无明显的脊髓、神经根受压以及椎管或椎间孔狭窄等异常表现。
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时间,主要取决于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可能需要4-6周,或者8-12周才能愈合。1、4-6周:如果是较为轻微的桡骨远端骨折,例如裂缝骨折,且患者是儿童或青少年,其新陈代谢旺盛组织修复能力强,通常在4-6周就可能愈合。2、8-12周:当桡骨远端骨折较为严重,如粉碎性骨折,或者患者是老年人,由于骨质相对疏松,血液循环较差,愈合能力较弱,可能需要8-12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营养和休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发热通常是由于骨折本身、复位过程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观察体温: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会自行缓解。2、保持伤口清洁:如果伤口有渗液或红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和抗感染治疗。3、使用药物:若发热较高或持续不缓解,可能是炎症反应较严重,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降低体温。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