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多表现为病变水平以下中枢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和温觉缺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典型症状
1、瘫痪
急性发病,首先出现病灶平面的疼痛症状(可呈钝痛、刀割样痛或烧灼样痛等),随后出现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病灶平面以下的运动障碍,腱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
2、分离性感觉障碍
梗塞水平以下痛、温觉消失而深感觉和触觉正常,但是也可能出现振动觉和位置觉的轻度减退。
3、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多有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早期为尿潴留,后期为尿失禁。
4、一过性脊髓功能障碍
某些病人出现一过性脊髓功能障碍,找不到血管病变以外的任何病因,类似于脑的一过性缺血性发作。
伴随症状
1、可伴有出汗异常和冷热感等自主神经症状。
2、上颈段颈1至颈4(C1~C4)节段脊髓前动脉梗塞可能出现呼吸障碍。病情发展
起病迅速,急性发病,先出现疼痛,随后出现运动障碍,腱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症状在几小时内达到高峰。累及括约肌时,开始为弛缓性瘫痪,数周内可变为痉挛性瘫痪。
并发症
卧床不起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褥疮、泌尿系感染和肺部感染,家属应定时(一般为2~3小时)帮助患者翻身并拍打背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透明拉丝白带通常出现在排卵前,是女性排卵期的重要生理表现之一,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在月经周期中,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促使宫颈腺体分泌大量稀薄、透明、富有弹性的黏液,呈现拉丝状(可达10cm以上),这种变化通常发生在排卵前1-2天,为精子通过宫颈提供有利环境。排卵后,随着孕激素水平上升,宫颈黏液变黏稠、量减少,拉丝现象消失,白带逐渐恢复为乳白色或糊状。此外,部分女性可能在排卵当天仍有拉丝白带,而少数人因激素波动不明显,可能观察不到典型变化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