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患儿以多饮多尿为首发症状,CT、MRI显示鞍上混杂密度或信号,注药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有时呈多囊性,可初步断为鞍区畸胎瘤。若患儿有颅压增高症状,眼球上视受限,尤其有性早熟者,CT和MRI可见松果体区有混杂信号肿物,呈结节状或分叶状,注药后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呈多囊性,有骨化组织,囊变部分CT值类似脂肪,幕上脑积水,可初步诊断为松果体区畸胎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肿瘤标记物等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此外,医生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生殖细胞肿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血管母细胞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症状
具有头痛、呕吐、视力视野障碍、眼球垂直方向运动障碍、听力减退、多饮多尿、儿童发育停滞、性早熟等相关症状。
2、体征
可有视力下降、双颞侧偏盲、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视乳头水肿、锥体束征阳性、共济运动失调等体征。
3、辅助检查
颅脑X线在松果体区发现骨性和牙齿样组织,CT显示低、等高混杂密度肿块,MRI 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脑脊液细胞检查中发现瘤细胞亦可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1、生殖细胞肿瘤
松果体区畸胎瘤需重点与之鉴别,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年男性。CT或MRI一般信号或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明显强化,生殖细胞肿瘤易多发,若鞍上池等其他部位同时有病灶存在时应首先考虑生殖细胞瘤。
2、垂体腺瘤
鞍区畸胎瘤需与之鉴别。垂体腺瘤在冠状扫描中可呈葫芦状,蝶鞍明显扩大,可有瘤内出血和内分泌功能低下,常容易鉴别。
3、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为先天性,多有儿童垂体功能不全、发育矮小或性征不发育。CT以钙化为特点,周边呈蛋壳样,也可为斑块状散在钙化。主要临床表现为视力视野改变和颅内压增高现象,肿瘤晚期可发生尿崩,而鞍上畸胎瘤常以尿崩为首发症状。
4、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多见于30岁~50岁的男性,好发于鞍底,CT上可见不均匀脂肪密度,囊壁较厚并可见钙化。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小脑角区,CT以不均匀的低密度为主,MRI上因成分不同信号多不同,有“见缝就钻”的特征。
5、血管母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好发于30岁~49岁,是成人小脑四脑室区最常见的肿瘤,典型表现呈“大囊小结节”改变,血供丰富,CT增强扫描后结节显著强化。
1、基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可分为良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两类。
2、基于组织的分化程度分类
(1)成熟畸胎瘤
良性肿瘤,由已分化的组织构成。
(2)未成熟畸胎瘤
恶性肿瘤,在分化成熟的组织中含有分化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
(3)恶性畸胎瘤
恶性肿瘤,在瘤组织中含有恶性成分,主要分为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和胚胎性癌。
3、基于发病的部位分类
可分为松果体区畸胎瘤、鞍区畸胎瘤、基底节区及丘脑畸胎瘤。
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指的是食管乳头状瘤,可能与遗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食管黏膜损伤有关,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遗传因素:家族中如果有类似病例,比较容易患上该疾病。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胞的生长、修复等机制,若相关基因存在缺陷,可能无法有效调控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正常增殖,增加患病风险。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该病毒可感染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人体细胞基因组中,会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促使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