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蛔虫病的诊断

诊断

根据疫区旅居史,存在饭前便后不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或饮用生水等情况,且出现乏力、咳嗽、厌食、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可初步推测蛔虫病可能。在粪便中检查到蛔虫卵,或有粪便排出蛔虫、呕出蛔虫,可确诊。必要时可结合X线、B超、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鉴别诊断

1、钩虫病

钩虫病也可引起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感染7天左右,由于大量钩蚴移行至肺部,可引起咳嗽、咳痰、咽部发痒、痰中带血等症状,有时还可伴有阵发性哮喘、声音嘶哑、低热等症状;多数感染者在感染后1~2个月可出现上腹部隐痛或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乏力消瘦、异食癖等表现。有时还可发生消化道出血,出现持续黑便。粪便检查发现钩虫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2、消化性溃疡

患者常有上腹痛等不适症状。疾病呈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十余年。症状可为周期性发作,且有季节性,多在冬秋和冬春之交发病。部分患者可有饥饿痛或餐后痛表现。粪便检查无虫卵,有助于鉴别。

3、支气管哮喘

常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可在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冷空气后诱发,患者常有过敏史,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有时因幼虫在肺部移行引起的蛔虫性哮喘需与本病相鉴别。通过病原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4、其他

出现蛔虫病并发症时,还可能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相鉴别。

相关解析
张妍 主治医师

消化内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蛔虫病和蛲虫病的区别有哪些

蛔虫病和蛲虫病的区别主要在于致病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蛔虫病是由于感染了蛔虫所引起的,这种寄生虫通常是寄生在小肠内,虫体较大,成虫呈筷子状。蛲虫病是感染了蛲虫所引起的,包头通常寄生在盲肠、结肠,虫体较小,成虫呈缝衣针状。蛔虫病在症状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或者食欲大增。蛲虫病主要表现为肛门处剧烈的瘙痒。这两种疾病虽然都可以应用驱虫药物治疗,但是患有蛲虫病,内裤还要经常高温消毒杀死虫卵。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一个病吗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