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尿液特殊检查、自身抗体筛查、病原学检查、超声、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间质性肾炎与急性肾小管坏死,尤其是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容易发生混淆。一般而言,患者出现全身过敏表现、尿蛋白量较少、血中IgE升高、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贫血和肾性尿糖常提示急性间质性肾炎;而尿中脱落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利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当患者2周内未进入多尿期,应及早进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2、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主要需要与慢性肾盂肾炎进行鉴别,通过完善肾小管功能检查及病理活检,是两者鉴别的重点。
间质性肾炎一般根据肾小管间质炎症的特点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以肾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和慢性间质性肾炎(以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为主)。其中,在急性间质性肾炎中部分患者查不到特异的病因,被称为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尿素氮的规范的名称是血尿素氮(BUN),指的是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