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典型的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常在用药后10~20天出现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损伤,常伴有腰痛及全身过敏症状等;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常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常缺少自觉症状,或出现一些非特异性表现。
典型症状
1、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
(1)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常在用药后10~20天出现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肾损伤,部分患者伴有腰痛。患者常存在明显的过敏症状,约75%患者出现发热;约30~50%出现皮疹;约15%~20%出现关节痛。但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者常缺乏典型症状,但常见肾病范围内的蛋白尿及肾小球微小病变,需提高警惕。
(2)感染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腰痛、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表现,以及蛋白尿、镜下血尿等肾脏损害表现。
(3)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以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一般不会出现少尿与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血尿、蛋白尿(24h尿蛋白一般在1.5g以下)、乏力、厌食、恶心、肌痛、体重减轻等。另外,约1/3患者,一般在发病后1年内,出现前葡萄膜炎,多为双侧受累,眼部常见症状有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畏光等。
2、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
早期患者常缺少自觉症状,或仅有非特异的肾外表现,如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消化不良等。部分患者可有精神异常,如抑郁、焦虑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多尿、轻中度蛋白尿、严重贫血等表现,一般无水肿和高血压。
并发症
间质性肾炎可并发高血压、贫血、肾浓缩功能障碍、肾保钠障碍、肾钾排泄障碍、肾内分泌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等。
尿素氮的规范的名称是血尿素氮(BUN),指的是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