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慢性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氮质血症期患者如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贫血,肾功能急剧恶化者需采用同种肾移植、定期血透或持续腹膜透析治疗。根据原发肾脏疾病本身治疗方法的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慢性肾性贫血。
一般治疗
严重贫血患者可进行输血治疗。
药物治疗
1、红细胞生成素(EPO)
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活性糖蛋白,可有效刺激患者红系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及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提高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数,减少输血或完全替代输血。红细胞生成素多用于血红蛋白80 g/L或更低的患者。
2、补充造血原料
(1)铁剂:肾衰竭患者由于长期低蛋白饮食限制、透析及胃纳不佳,易引起铁缺乏。轻度贫血患者可口服铁剂治疗,重度贫血患者因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较差,可用注射铁剂。常用药物如右旋糖酐铁等。
(2)叶酸和维生素B12。
3、雄激素
雄激素有促进肾性及肾外性EPO分泌的功能,也可直接刺激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增生,有助于提高红细胞对组织供氧作用。常用药物如司坦唑、苯丙酸诺龙、庚酸睾酮等。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酌情行肾移植手术治疗,将来自供体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受者体内,从而恢复肾脏功能。
其他治疗
持续血液透析(血透)是治疗本病的另一种有效的办法,虽然血透不能使EPO分泌增加,但经长期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红蛋白有明显增加、症状减轻。
红细胞是人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