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的治疗

治疗原则

先天性肠闭锁的治疗目的是手术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和贯通,维系患儿生命,同时积极防治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外科手术是先天性肠闭锁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若不手术,患儿无生存希望。

一般治疗

1、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反应、有无发热、体温不升、面色苍白、哭声细小、小便量少等现象,患儿如出现中毒性休克,及时行抗休克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患儿误吸。

3、注意保暖,低体温患儿预防硬肿症。

4、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减少患儿胃肠积气、积液,降低患儿肠腔内压力。

5、对于可能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应及时输送相应的液体,同时调整输液的速度,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术后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伤口感染,如头孢曲松、头孢拉定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1、十二指肠闭锁

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1)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此术操作简便易行,于离屈式韧带(treitz韧带)10-15cm处提起空肠,在十二指肠扩张的最低位与之侧侧吻合,吻合口长度>2cm。但由于术后仍可能出现功能性梗阻,因此不作为首选。

(2)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为十二指肠闭锁的首选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闭锁两端较接近的病例。将扩张的近端十二指肠作楔形裁剪,与闭锁远端的十二指肠行端端吻合术,可缩短肠道再通时间。

(3)胃空肠吻合术:目前已趋于摒弃,仅限于十二指肠近端显著扩张和肥厚,无法裁剪形成上述吻合者,可考虑选用此式,将空肠近端与胃大弯侧吻合。

2、空回肠闭锁

(1)肠切除端端吻合术:若条件许可,均应在切除两侧盲端后行端端吻合。术中应切除闭锁近端扩大肥厚、血供差的肠管,以防止发生术后吻合口通过障碍。

(2)闭锁肠管无菌外置双腔造瘘术:适用于合并肠穿孔、胎粪性腹膜炎或有其他严重畸形而不能耐受肠切除吻合术者。

3、结肠闭锁

(1)肠切除端端吻合术:切除闭锁近端扩张的肠管后,作一期回结肠或结肠的端端吻合术。

(2)结肠造瘘或肠外置双管腔造瘘术:若患儿情况差或伴发其他畸形或闭锁位于左半结肠而一期手术困难者,可行此方法,待6-12个月后行二期吻合术。

4、腹腔镜手术

近年来婴幼儿腹腔镜得到较快的发展,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手术通过微小的创伤和切口进行腹腔探查和治疗,医生可以沿着扩张的肠管很快地找到闭锁的盲端,同时可较少开腹的创伤,有助于避免术后肠粘连梗阻的发生。在临床上为治疗先天性肠闭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疾病相关 更多»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

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和胀气。饮食在缓解或加重IBS症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些关于IBS饮食的相关知识。首先,对于患有IBS的人来说,摄入足够的纤维是非常重要的。纤维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和缓解胃肠道不适。建议选择可溶性纤维,如燕麦、水果、蔬菜和豆类,而应避免不可溶性纤维,如全麦面包和谷物。其次,对于IBS患者来说,饮食中的脂肪也需要控制。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因此建议选择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和植物油

方霖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大便
黑便 果酱样大便 柏油便 大便灰白 恶臭便 大便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