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及早停用相关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调整肠道正常菌群,严重者给予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或抗毒素治疗。极少患者因肠梗阻或穿孔需手术。
对因治疗
停用正在使用的抗生素,对必须使用抗生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
对症治疗
1、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输入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2、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全胃肠外营养。
3、有低血压休克者,可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4、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短期小量应用,以改善毒血症症状。
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一线用药为甲硝唑和万古霉素。
(1)甲硝唑:适用于疾病轻中度者,对重度或伴并发症者疗效欠佳。在严重或危及生命的艰难梭菌感染中,禁止口服甲硝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如面色潮红、头痛、腹痛、心慌、出汗)、口腔内的金属异味,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周围性神经病变。妊娠妇女禁用。
(2)万古霉素:可抑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是目前认为治疗假膜性肠炎最有效的药物,可用于甲硝唑治疗失败、耐药或过敏者,以及疾病轻中度的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该药口服和直肠使用不吸收,对肾脏无损害,在肠道内可达到高浓度,静脉给药不宜采用。
(3)非达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杀菌药,口服不吸收,能有效对抗革兰阳性厌氧菌,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原有抗生素停用的假膜性肠炎效果更好。
(4)其他:包括夫西地酸、利福昔明、硝唑尼特、雷莫拉宁、替考拉宁、杆菌肽等,但由于花费较高、副作用大、可能存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耐药(尤其是利福昔明),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上述抗生素治疗后无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医生可能会尝试使用。
2、抗毒素及抑制毒素吸收治疗
抗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可中和难辨梭菌毒素,国外已用于临床。
3、免疫治疗
静滴丙种球蛋白可用于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4、微生态制剂治疗
直接或间接补充生理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目前应用的生态制剂有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1)活菌剂有两种,一类是使用需氧菌消耗肠道内氧,使之成为厌氧环境,促使厌氧菌生长恢复菌群的平衡,如地衣芽胞无毒株活菌制剂、酪酸菌。另一类是直接用厌氧菌,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含肠道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原则上不与抗生素合用,以免影响疗效。
(2)死菌制剂常用的有乳酸菌素,含高温消毒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及促进有益的酸性菌生长,调整菌群平衡。因不受抗生素的影响,可与抗生素一起服用。
手术治疗
在暴发型病例中,内科治疗无效或并发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等。
其他治疗
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是将健康、经筛选的捐献者的粪便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可将复发性假膜性肠炎的平均治愈率提高至90%以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轻度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腹泻、呕吐、便秘等,严重不良反应如穿孔、出血、窒息等主要由粪便微生物移植的操作导致。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肠道粘膜受到损伤,导致出现经常有反复发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经常有腹痛腹泻等情况的,平时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应用一些保护肠黏膜的药物进行调理治疗的,还要保证良好的情绪,才有利于病情的逐渐康复。
💥流行性腮腺炎说来就来,毫无预兆。当它真的出现在身边,很多人会陷入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套清晰有效的应对方案,让你轻松应对。🩺1.一般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一旦确诊需立即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通常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患病期间身体较为虚弱,应保证充足休息,以利于恢复。同时,选择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豆浆、软面条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油腻及坚硬的食物,以防刺激腮腺,加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