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肠炎
假膜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及早停用相关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调整肠道正常菌群,严重者给予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或抗毒素治疗。极少患者因肠梗阻或穿孔需手术。

对因治疗

停用正在使用的抗生素,对必须使用抗生素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药物。

对症治疗

1、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输入血浆、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2、严重营养不良者可全胃肠外营养。

3、有低血压休克者,可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4、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短期小量应用,以改善毒血症症状。

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

一线用药为甲硝唑和万古霉素。

(1)甲硝唑:适用于疾病轻中度者,对重度或伴并发症者疗效欠佳。在严重或危及生命的艰难梭菌感染中,禁止口服甲硝唑。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如面色潮红、头痛、腹痛、心慌、出汗)、口腔内的金属异味,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周围性神经病变。妊娠妇女禁用。

(2)万古霉素:可抑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生长,是目前认为治疗假膜性肠炎最有效的药物,可用于甲硝唑治疗失败、耐药或过敏者,以及疾病轻中度的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该药口服和直肠使用不吸收,对肾脏无损害,在肠道内可达到高浓度,静脉给药不宜采用。

(3)非达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杀菌药,口服不吸收,能有效对抗革兰阳性厌氧菌,与万古霉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对原有抗生素停用的假膜性肠炎效果更好。

(4)其他:包括夫西地酸、利福昔明、硝唑尼特、雷莫拉宁、替考拉宁、杆菌肽等,但由于花费较高、副作用大、可能存在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耐药(尤其是利福昔明),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上述抗生素治疗后无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医生可能会尝试使用。

2、抗毒素及抑制毒素吸收治疗

抗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可中和难辨梭菌毒素,国外已用于临床。

3、免疫治疗

静滴丙种球蛋白可用于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4、微生态制剂治疗

直接或间接补充生理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目前应用的生态制剂有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1)活菌剂有两种,一类是使用需氧菌消耗肠道内氧,使之成为厌氧环境,促使厌氧菌生长恢复菌群的平衡,如地衣芽胞无毒株活菌制剂、酪酸菌。另一类是直接用厌氧菌,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双歧三联活菌(含肠道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原则上不与抗生素合用,以免影响疗效。

(2)死菌制剂常用的有乳酸菌素,含高温消毒的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生长及促进有益的酸性菌生长,调整菌群平衡。因不受抗生素的影响,可与抗生素一起服用。

手术治疗

在暴发型病例中,内科治疗无效或并发肠梗阻、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等。

其他治疗

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是将健康、经筛选的捐献者的粪便移植到患者肠道内,可将复发性假膜性肠炎的平均治愈率提高至90%以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轻度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腹泻、呕吐、便秘等,严重不良反应如穿孔、出血、窒息等主要由粪便微生物移植的操作导致。

相关解析
魏春根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小儿假膜性肠炎吃什么药好?

你好,你说的情况可能是伪膜性肠炎,与长期乱用抗生素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有关,不能再用抗生素消炎药物了,需要增强免疫力,补充肠道有益菌,肠道里面有益菌繁殖增多,就会抑制杂菌或条件致病菌,也可以用中药调理,多做腹部推拿按摩,养成规律进食,少量多餐,吃容易消化食物,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传染性软疣是hpv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一般情况下,传染性软疣并不是人乳头瘤病毒,两者在感染途径、所致疾病、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与HPV病毒在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发的是生殖器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变,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宫颈癌、肛门癌等。而传染性软疣则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半球状的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间呈脐窝状,可以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多见于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差的人群

江燕萍 主任医师
滑动性隐睾需要手术吗

滑动性隐睾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隐睾类型,指的是睾丸可以在阴囊和腹股沟管之间自由滑动,其位置并不固定。这种隐睾通常不会对睾丸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滑动性隐睾的睾丸能够正常下降到阴囊内,并且其功能也不会受到明显损害。此外,手术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没有确切的手术指征时,医生通常会倾向于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滑动性隐睾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观察和随访的方式。医生会定期为患者进行检查,评估睾丸的位置和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炎性结节是什么意思

炎性结节是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变,常见于肺部、甲状腺、淋巴等部位。对于炎性结节的治疗和预防,关键在于针对病因施策,并重视提升身体免疫力。炎性结节的形成,往往与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息息相关。一旦这些病原体侵入人体,机体便会启动炎症反应,以抵御病原体的进攻。在这个过程中,局部组织会发生增生、纤维化等病理改变,逐渐演变成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中,炎性结节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结节状阴影。治疗炎性结节,需根据其病因对症下药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大便性状
大便性状

大便性状检查属于大便常规的一般性状检查之一,虽然会受到饮食习惯、摄

大便常规
大便常规

大便常规检查也可称为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是人体消化并吸收食物营养后的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