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任何有右上腹疼痛、黄疸和发热的患者都应怀疑Mirizzi综合征。结合B超检查、CT检查、胆道直接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胆囊癌、胆管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胆囊癌
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会出现发热、右上腹疼痛,黄疸也会逐渐加重,B超或CT检查会有胆囊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胆囊实性肿大,一般通过腹腔镜检查及穿刺活检可以确诊。
2、胆管癌
患者一般有持续的上腹痛、尿液颜色深、灰白色大便、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黄疸也会呈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胆管狭窄、胆管不规则增厚及与实质性肿块,边缘不规则,可出现肝转移。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肝胆疾患,其特征为胆道系统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胆管变形,并常有多处狭窄。起病较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但是起病时常以瘙痒为首发症状,黄疸常出现在半年后,可伴右上腹阵发性疼痛、纳差、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以乏力、嗜睡、体重下降、间歇性发热较常见。本病的诊断常常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相关的检查,排除其他病因后,一般可以确诊。
根据胆囊胆管瘘的存在与否及范围分类
1、Ⅰ型
占11%, 胆石嵌顿于胆囊颈/漏斗部或胆囊管导致肝总管受到外部压迫。
2、Ⅱ型
占41%,瘘累及胆总管周径不到1/3。
3、Ⅲ型
占44%,瘘累及胆总管周径的1/3~2/3。
4、Ⅳ型
占4%,胆总管壁全部破坏。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