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寻找引发胃轻瘫的原发疾病,并给予积极治疗。主要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因治疗
寻找引发胃轻瘫的原发疾病,并给予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在原发病治愈后,胃轻瘫症状也可得到良好改善。
一般治疗
遵循医嘱进行膳食调整,对于轻症患者,建议少食多餐,增加液态营养物,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对于病情严重,存在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的患者,需适当进行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此外还要注意停止使用影响胃动力的药物。
药物治疗
目前尚缺乏治疗胃轻瘫的安全有效药物,主要以促动力药和止吐药为主。
1、促动力药
可增加胃窦收缩力,改善胃窦和十二指肠间的协调运动,促进胃排空。常用药物如下:
(1)多巴胺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舒必利等;
(2)5-HT4受体激动剂:普卢卡必利等;
(3)胃动素受体激动剂:红霉素、阿奇霉素、米坦西诺、阿替莫汀等;
(4)其他:胃促生长素类药物等。
2、止吐药
包括硫乙拉嗪、阿瑞匹坦、异丙嗪、屈大麻酚、奋乃静、昂丹司琼、米氮平等。
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长期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手术,一般采用胃大部切除术、幽门成形术和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瘘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等。
胃咕噜咕噜响在医学上称为肠鸣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由饥饿、饮食不当、胃肠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1.正常生理现象:肠道正常蠕动时会产生肠鸣音,一般每分钟4-5次,通常不明显,在安静状态下可能被感知。2.饥饿:饥饿时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肠鸣音增强,发出咕噜声。3.饮食不当: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或进食过快吸入大量空气,会使肠道内气体增多,引发肠鸣音亢进。4.胃肠疾病: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胃肠正常蠕动节律,使肠鸣音变得频繁响亮
胃有灼热感不一定是胃癌,其原因复杂,多数情况下由非癌性疾病引起,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或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理现象、药物影响等,仅极少数严重情况可能与胃癌相关。一、胃灼热感更常见于非癌性疾病1、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原因,约70%的烧心由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表现为餐后1-2小时胸骨后灼热感,可能伴随反酸、嗳气,弯腰或平躺时加重。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炎症,但无恶性病变。2、胃炎或胃溃疡:胃黏膜炎症或溃疡会削弱胃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酸刺激病灶产生灼热感。胃溃疡的灼热感多有节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