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综合征

什么是肺动脉栓塞综合征?

  • 发病部位:呼吸器官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胸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咯血
  • 注意事项:
什么是肺动脉栓塞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综合征就是在肺动脉瘤的基础上,有末梢静脉血栓、肺栓塞、支气管动脉变性共同存在的一组症状。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与感染、先天因素、梅毒和外伤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发热、咳血且持续好几周甚至因为咯血而死亡等一系列症状。

肺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病因

本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肺动脉瘤的发生与持续的肺动脉高压有关。据报道,梅毒、外伤、感染或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可能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基本病因肺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和发...

查看更多»
肺动脉栓塞综合征的症状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肺栓塞的症状,伴反复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可分为三期,每期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第Ⅰ期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第Ⅱ期可见发热;第Ⅲ期可见咯血,若不尽快处理,可...

查看更多»
肺动脉栓塞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本病的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可以根治。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阿司匹林等药物,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局限性大量咯血的患者,可考虑进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以缓...

查看更多»
肺动脉栓塞是什么病 更多»

肺动脉栓塞,是由于身体内静脉系统产生的血栓,血栓脱落以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右心房、右心室,然后到达肺动脉,把肺动脉堵塞,造成血气交换障碍,轻者可能会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一旦发生静脉系统血栓,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肺动脉栓塞造成猝死等严重后果。

相关医生 更多»
王昊飞

王昊飞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胸外科

擅长: 肺部小结节的综合诊治,擅长微创治疗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部外伤、胸壁胸膜疾病...

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电话:010-677813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20-83177190(门诊...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51号(总院);广州市海珠区海联路康大路1号(海印分院);广州市荔湾区东海南路(大坦沙院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电话:020-87343088(咨询...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东风东路和先烈路的交汇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电话:022-23340123(总机...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电话:0451-86662962(总...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

疾病相关 更多»
脐动脉血流sd正常值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

高羽 主任医师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颈动脉斑块多少mm算严重

颈动脉斑块厚度≥1.5mm或造成管腔狭窄>50%时需引起重视,属于较严重情况。判断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需综合考虑斑块厚度、性质和狭窄程度。通常斑块厚度≥1.5mm或管腔狭窄>50%提示风险增加,尤其是不稳定斑块更容易引发血栓。超声检查中,斑块厚度>3.0mm或狭窄≥70%属于高危,需积极干预。此外,若斑块进展迅速或伴随脑缺血症状,即使未达上述标准也应警惕。总结:颈动脉斑块≥1.5mm或狭窄>50%需加强管理,不稳定斑块或快速进展者更应积极治疗。

王艺东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