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肺栓塞的症状,伴反复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可分为三期,每期的临床表现会有所不同。第Ⅰ期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第Ⅱ期可见发热;第Ⅲ期可见咯血,若不尽快处理,可因肺动脉瘤破裂、大咯血而死亡。
典型症状
1、第Ⅰ期(颅内高压期)
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2、第Ⅱ期(类似感染期)
浅部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伴有发热,但抗生素治疗无效。
3、第Ⅲ期(咯血期)
以咯血为主要症状,可持续数周。胸片中可见到局限性结节状阴影。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腔静脉血栓,还可因肺动脉瘤破裂而致大咯血。
脐动脉血流SD值的正常值与孕周相关,一般中孕期SD值不超过4.0,晚孕期逐渐下降,36-40周时SD值应≤3.0。SD值是脐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反映胎盘血管阻力和胎儿供血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盘血管逐渐发育完善,阻力降低,SD值也随之下降:孕24周时平均值约3.5,上限不超过4.0;孕30周后应<3.5,36-40周时正常应≤3.0。若SD值升高,可能提示胎盘功能不良、脐带异常或胎儿缺氧,需结合胎心监护、胎动情况及其他超声指标综合判断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