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
假性高血压的症状 更多»

假性高血压可能不会表现出任何现象,但是也有可能会引发头疼或者头晕以及脖子僵硬的症状,并且失眠也有可能是因为假性高血压所引起的。在患上假性高血压后,一般可以通过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缓解,药水也可以采取利尿剂以及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降压。在治疗期间坚持适当的运动,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相关解析
姜丽萍 主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吉林市人民医院

假性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假性高血压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头晕以及身体疲倦等现象,病情比较严重时,也会出现身体脏器以及身体重要器官血流不足和受损的现象。患有高血压疾病后,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表现,要在专业的医院就医,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假性高血压是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在发生假性高血压疾病时,在医生的建议及指导之下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促进病况的好转。遵医嘱应用药物的同时好好休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和劳动。

观看语音
白晓梅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丹东市第一医院

假性高血压的症状表现及治疗

假性高血压是指由于严重的动脉硬化,阻碍了肱动脉压缩,使血压测值假性升高的现象。普通袖带不能完全阻断肱动脉血流,致使血压读数偏高,产生了假性高血压现象,即普通袖式血压计所测得的血压显著高于动脉直接测量值,这在老年人中,特别是动脉严重钙化的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一、假性高血压症状表现

1、收缩期假性高血压“严重的紧扣性压力”可能造成听诊读数错误长生收缩期假性高血压。此外,动脉壁增厚如门克伯格动脉中膜钙化性硬化症也可产生之,甚至由于肱动脉的不可压缩性而无法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常见于老年人。

2、舒张期假性高血压通常认为DBP...

观看文章
谭虹 主任医师

心内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假性高血压的症状表现

如果用普通袖带的血压计,测到的血压值高于在动脉穿刺,直接测量的血压值就称为假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尿毒症、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主要是由于肱动脉内膜增厚硬化,偶尔是由于包裹性的纤维化,造成动脉壁有严重的紧扣性的压力,这种情况引起相应的听诊读数错误,造成收缩期假性高血压。另外,舒张期假性高血压则是由于袖带压力还没有达到动脉内的舒张压时,柯氏音就提前消失。原因是柯氏音的产生和动脉壁的松弛摆动是有关系的,如果动脉壁的硬度增加,会减少机械刺激引起的摆动。当袖带放气的时候,在较高的压力下,动脉壁的摆动就会终止,从而造成听诊法测得的舒张压高于动脉内的舒张压。假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度是明显增...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高血压可以吃的荤菜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食用低脂、低盐、高蛋白的荤菜,如鱼类、去皮禽肉、瘦牛肉及部分海鲜,但需严格控制摄入量并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1.鱼类:这是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选择,尤其是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黏度、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采用清蒸或煮制方式,避免油炸。2.去皮禽肉:如鸡胸肉、火鸡肉,脂肪含量低且富含优质蛋白,每次摄入量以不超过150克为宜,可搭配蔬菜炒制或炖煮

罗勇 主任医师
正常血压值的标准范围是多少

正常血压值的标准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且舒张压60-89mmHg,需在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确认。血压标准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略有差异,但通用标准以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区间为核心: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能为低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则可能诊断为高血压。测量血压时需注意在安静环境中休息5-10分钟,保持坐姿,上肢与心脏同高,且需非同日多次测量以排除偶然性。此外,正常血压还需结合脉压综合判断,脉压异常可能提示血管病变

李晋新 主任医师
血压多少正常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且舒张压60-89mmHg,血压值需在静息状态下多次测量确认,非同日三次测量均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诊断为高血压。血压标准根据年龄、性别略有差异,但通用标准如下: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为理想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或舒张压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需注意生活方式干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女性正常血压是多少范围

女性正常血压范围与男性一致,为收缩压低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血压正常范围的界定基于人群流行病学数据,不受性别影响,但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妊娠期因血容量变化,血压可能稍低;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管弹性减弱,血压可能逐渐升高。判断血压是否正常需非同日三次静息状态下测量,若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