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窦性心律失常
小儿窦性心律失常的病因

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这种搏动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SAN),以一定的顺序和速率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协调心脏各部位同步收缩、形成一次心搏,即所谓的窦性心律。若窦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窦房结冲动传导障碍等均可致窦性心律失常。其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见于病理性状态,包括心脏本身疾病和非心脏疾病。

1、生理因素

(1)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如哭闹)、进食(包括吃奶)、劳累、吸烟(二手烟)或饮用浓茶、咖啡、酒精性饮料等,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产生窦性心动过速。

(2)运动员常有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

(3)夜间睡眠或其他迷走神经高张力状态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2、心脏疾病

(1)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

(2)窦房结病变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3)急性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慢性窦房传导阻滞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等。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由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窦房结病变等引起。

3、非心脏疾病

(1)循环系统之外的其他疾病:如发热、甲亢、贫血、休克等,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的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病、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和血管迷走性晕厥等;窦性停搏可见于脑血管意外以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众多病变过程,如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硬化与退行性变、淀粉样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感染(布鲁氏菌病、伤寒)等,均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结起搏与窦房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2)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各种原因引起血电解质异常,尤其是高钾和低钾血症,或酸、碱中毒均可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而发生心律失常。

(3)药物因素:如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应用洋地黄类、奎尼丁、胺碘酮等药物可引起窦性静止,或抑制窦房结功能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

(4)其他:如心脏手术损伤窦房结或窦房结动脉可导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以一起吃吗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小儿积食发烧会持续几天

小儿积食发烧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持续3-7天,具体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小儿体质综合判断。若小儿积食情况较轻,仅表现为食欲不振、轻微腹胀,未伴随剧烈呕吐、腹泻或持续高热(体温未超过38.5℃),且及时采取调整饮食(如减少食量、增加易消化食物摄入)、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等措施,发热通常会在3-5天内逐渐缓解。若积食较严重,出现腹痛、反复呕吐、大便干燥或酸臭、体温持续超过38.5℃等症状,且未及时治疗或饮食控制不当,发热可能持续5-7天,甚至更久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