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明显症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表现取决于基本心脏病变以及由传导阻滞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当心室率过缓时可引起胸闷、心悸,甚至眩晕、晕厥;其中莫氏Ⅰ型可能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阿-斯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严重者可因心排血量减少而自觉乏力、眩晕、活动时气短,最严重的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知觉丧失,甚至死亡。
典型症状
1、 胸闷、心悸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见的症状,是由于心室率过缓,心脏供血不足所导致的。
2、眩晕、乏力、活动时气短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见的症状,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导致的。
3、阿-斯综合征
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患儿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阿-斯综合征(即Adams-Stokes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伴随症状
由发热、肾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可能出现发热、畏寒、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并发症
1、心源性休克
若患儿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最低限度的心输出量而导致血压下降,可能导致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血压降低、意识障碍等。
2、心力衰竭
若患儿心率缓慢、心搏量减少、血压降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患儿可能发生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等。
3、猝死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因心室率过慢,可能导致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传导性耳聋是指由于外耳、中耳或外耳管的问题导致声音无法正常传导到内耳,从而造成耳聋。这种类型的耳聋通常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外耳道狭窄或者外耳道异物的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清除异物或扩大外耳道来恢复听力。对于中耳部分的问题,例如鼓膜穿孔、中耳炎、听骨链条断裂等情况,也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或重建结构,以恢复听力功能。然而,并非所有传导性耳聋都需要手术治疗。一些耳聋可能会在经过药物治疗或其他非手术干预后得到改善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失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指胎儿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的间隔存在缺损。这种缺损会导致心脏左右两侧的血液混合,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房室间隔缺失的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的房室间隔未能完全形成,就会导致房室间隔缺失。房室间隔缺失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缺损的大小和位置而异。较小的缺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较大的缺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发育迟缓等问题。诊断胎儿房室间隔缺失通常需要进行产前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