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

对反复心悸和晕厥患者,根据右心室扩大、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和室速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结合心脏影像学检查和电生理检查表现可确诊。不典型者可行心内膜心肌活检,但假阳性率较高。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和Uhl畸形。

诊断依据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临床拟诊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1、中青年患者出现心悸、晕厥症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2、无心脏病史而发生室颤的幸存者。

3、患者出现单纯性右心衰竭,排除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其他疾病。

4、家族成员中有已临床或尸检证实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

5、家族成员中有心源性猝死,尸检不能排除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6、患者亲属中有确诊扩张型心肌病者。

7、无症状患者(特别是运动员),心脏检查中存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相应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磁共振等临床确诊,心电图作为重要铺助证据。

鉴别诊断

1、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速

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速,多数预后良好。12导联心电图、信号平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正常。而本病多死于心源性猝死,且12导联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均异常,二者据此可进行鉴别。

2、Uhl畸形

Uhl畸形为真性先天畸形,右心室心肌完全缺如,心室壁极薄,仅存心内膜和心外膜。婴幼儿多见,常早年死于充血性心衰。而本病虽也可表现为右心室局部或全部心肌减少、缺如,但其主要是被纤维和(或)脂肪组织替代,同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且患者多长至成年后再发病,二者据此可进行鉴别。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类型

1、基于临床症状分类

(1)心律失常型:右心室折返性室速多见。少数患者出现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2)右心衰型:常见于右心室广泛受累者。

(3)无症状型:患者无自觉症状,仅X线显示右心室扩大。

2、基于病情进展程度分类

(1)隐匿期:少数患者在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右心室扩大。突发心源性猝死可能是其首发表现,多见于剧烈活动或竞争性体育比赛的年轻人群。

(2)心律失常期:以右心室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反复晕厥或猝死为首发征象。少数病例有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