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

糖尿病心肌病是长期糖尿病患者重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尚未完全阐明,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微血管病变等均可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

1、心肌细胞代谢紊乱

(1)高糖血症:降低葡萄糖清除率,糖异生增加,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继而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导致糖尿病心肌病。

(2)游离脂肪酸增加:是心脏的重要供能物质,心脏收缩的能量2/3来自于脂肪酸氧化。糖尿病时,游离脂肪酸在心肌细胞内聚积,损伤心肌钙调蛋白,从而影响心肌细胞的舒张收缩功能;还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

(3)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与血管重构,导致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细胞凋亡有关。

2、心肌纤维化糖尿病心肌病病人由于心肌局部组织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可使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发生激活,使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导致血管收缩。而心脏血管收缩和血管平滑肌增生可促进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促进血管上纤维蛋白原物质的合成。

3、心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肌细胞凋亡,最终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

4、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机制尚未明确。高糖血症、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及内皮受损、血小板功能受损和凝血异常等都可能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导致微血管舒缩异常、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性心肌病。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肌酸激酶多少算心肌炎

肌酸激酶(CK)水平本身并不能直接诊断心肌炎,其数值升高仅提示心肌或骨骼肌损伤可能,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心肌炎诊断需依赖病史、症状、体征及多项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心肌炎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伴随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T、CK-MB的升高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单纯CK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剧烈运动、骨骼肌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

罗勇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