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脂肪变性

什么是弥漫性脂肪变性?

  • 发病部位:心脏及血管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弥漫性脂肪变性?

弥漫性脂肪变性是指由于饮食结构不良、缺乏运动、肝脏疾病、先天性酶缺乏等原因引起的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继而引起的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疾病,主要病理性原因包括进入肝的脂肪酸过多、脂蛋白合成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等。由于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导致脂肪肝,影响肝脏代谢或激素降解。

弥漫性脂肪变性的药物有什么 更多»

弥漫性脂肪变性是一种疾病,并不是双性人,弥漫性脂肪变性指的是肝脏出现了脂肪变性和代谢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还有就是和您的日常生活作息、饮食、遗传倾向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像这种情况,首先必须要及时的戒烟戒酒,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适当的控制体重。

相关医生 更多»
吴辉

吴辉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

相关医院 更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202882338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45153643849

地址:哈尔滨市邮政街23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总部: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西二环路、阜成门立交桥西侧北);第二住院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北街甲1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29-85323888,02...

地址:西安雁塔西路277号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轴性近视如何控制治疗

轴性近视的控制治疗需结合光学矫正、行为干预、药物辅助及手术治疗,通过多维度措施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是最基础且常用的矫正方式,需定期验光并更换合适度数的镜片。角膜接触镜和角膜塑形镜则能更精准地贴合角膜,其中OK镜通过夜间佩戴塑形角膜,白天可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行为干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眺望20英尺外的物体

李建良 副主任医师
母乳多久开始消耗脂肪

母乳通常在产后2-3周开始消耗母体脂肪储备。不过,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后初期,母亲身体会优先利用孕期储存的糖原等能量物质来产生乳汁。随着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一般在产后2-3周,身体的激素水平逐渐稳定,新陈代谢也趋于正常。此时,如果母亲摄入的能量不足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求,身体就会开始动员脂肪储备来提供能量。频繁哺乳会加速脂肪动员,因为婴儿每吸吮一次可刺激母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促进乳腺细胞分解脂肪供能。每日哺乳8-12次的母亲,脂肪消耗速度明显快于哺乳次数较少者

马静 副主任医师
拍打肚子能减脂肪吗

拍打肚子不能直接减脂肪,虽然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无法针对性消耗腹部脂肪,减脂需通过全身能量代谢实现。脂肪分解依赖身体整体能量缺口:当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时,体内储存的甘油三酯会分解为脂肪酸供能,这一过程由激素和酶调控,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而非局部拍打能直接触发。拍打肚子仅能短暂增加皮肤表层血流,对深层脂肪细胞分解无实质影响,且过度拍打可能损伤皮下组织或引发炎症。若想减少腹部脂肪,需结合科学饮食与规律运动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