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电生理特点,来进行诊断。但由于变异型预激综合征本身不具有临床症状,常常是在因为有另外的临床指征而行心电图检查时被偶尔发现的。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包括部分短PR综合征和Mahaim纤维型预激综合征。
1、短PR综合征
短PR综合征心电图P-R间期短(<0.12s),但QRS波群正常,无δ波。1952 年Lown、Ganong、Levine具体描述了该综合征,故又称为L-G-L综合征。
2、Mahaim纤维型预激综合征
Mahaim纤维型预激综合征是指Mahaim纤维参与的预激综合征,其心电图P-R间期正常甚至延长,但QRS时间延长,有δ波,可伴ST-T改变。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