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般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房室结存在两条电生理特性不同的径路是出现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基本条件。
基本病因
1、传导径路
(1)快径路: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能够再次对激动发生反应的时间)长。
(2)慢径路: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能够再次对激动发生反应的时间)短。
2、传导过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房室结区的传导主要可分为以下5步:
(1)正常时激动从快径下传。
(2)当激动提早下传遇到快径路不应期而不能下传时,激动便会从慢径路下传。
(3)当激动传到慢径远端时快径已脱离了不应期,激动便可以通过快径逆行传到心房。
(4)慢径脱离不应期时,激动再次经慢径路下传。
(5)周而复始形成折返性心动过速。
危险因素
器质性心脏病变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以导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风险增加。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而心室率较慢,通常少于6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首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定期就医并进行心电图监测。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时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其次,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体力活动。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动过缓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