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肌病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肌病?

  • 发病部位:心脏及血管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高血压性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肌病指的是患者高血压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导致心脏结构、功能出现改变的疾病,其主要改变为左室肥厚、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减退等。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症状,仅有轻度头痛、胸闷等症状,通常和高血压引起的很类似,所以很容易忽略,之后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症状。

高血压性心肌病的病因

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心肌对血压升高的代偿性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强以维持足够的心排量,早期出现心肌重塑现象,即向心性重塑、心肌细胞肥大,但数量并不增加,排列改变。胶原纤维增多,胶原逐步累积超过20...

查看更多»
高血压性心肌病的症状

患者可以无症状,也可以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易疲劳等不适。高血压性心肌病通常可分为心功能代偿阶段、限制型心功能障碍阶段、收缩性心功能障碍阶段等3个阶段。各阶段的临床表现会略有不同。典型症状1、...

查看更多»
高血压性心肌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高血压性心肌病一般使用RASS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联合钙离子拮抗剂(CCB)或利尿剂,来控制血压、逆转心室肥厚。有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和α1受体阻断剂对本病也有一定的...

查看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吴辉

吴辉 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

相关医院 更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202882338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电话:020-83827812(总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106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45153643849

地址:哈尔滨市邮政街23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29-85323888,02...

地址:西安雁塔西路277号

相关药品 更多»
滋心阴胶囊
滋心阴胶囊

滋心阴胶囊滋养心阴﹑活血止痛.本品用于心悸﹑失眠﹑五心烦热﹑少苔质红﹑脉细数等心阴不足型胸痹,如冠心病﹑心绞痛,此外,对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属心阴不足者都有较好疗效.

疾病相关 更多»
高血压不能吃羊肉吗

高血压是否能食用羊肉,不可一概而论,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在适量和控制饮食的前提下,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度食用羊肉,但若存在特定情况或并发症,则不能食用。1、能食用: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稳定,且没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羊肉。羊肉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建议选择蒸、煮、炖等低盐、低脂的烹饪方法,并控制食用量,避免过量摄入脂肪和热量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降血压的最佳饮料是什么

降血压的最佳饮料并非单一饮品,而是多种具有辅助降压功效的饮品结合日常保健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饮用绿茶、菊花茶、山楂水、豆浆等。1.绿茶:绿茶富含茶多酚和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血管功能的作用。茶多酚能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血压控制,但需避免过量导致咖啡因摄入过多。2.菊花茶:菊花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菊花茶还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长期适量饮用菊花茶,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是日常保健的优选饮品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