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低心输出量,不同的个体之间由于心功能代偿能力不同,表现不尽一致。常可见头晕、乏力、活动能力下降、低血压、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典型症状
1、头晕、眩晕
起搏器综合征患者常可出现头晕,多数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头晕,并常伴发作性眩晕。
2、胸闷、心悸、活动能力下降
由于心房、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常可出现胸闷、心悸、活动能力下降。
3、乏力、气短
由于心排血量减少,患者常可出现乏力、气短。
4、低血压
低血压是起搏器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可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指从平躺改为站立后的3分钟内,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或血压波动。
5、其他
患者的心音常可出现变化,表现出节律不规则、强弱不等,并可于起搏时出现心脏杂音。
并发症
1、反复晕厥
由于房室同步收缩丧失,使心排血量下降,如患者原有心功能不全则心脏排血量下降更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反复晕厥。
2、充血性心力衰竭
由于心室植入起搏器后,房室的同步收缩丧失,心房压力上升、负荷增重,使心排血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肺部啰音、水肿、颈静脉怒张等。
脑起搏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高度的安全性是一大优点,很少有永久性副作用,极少数患者感觉肌力减弱、说话音调降低、一过性头晕和一过性麻木感,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体外程控而减轻或消除。临床上,脑起搏器手术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因为在插入刺激器电极的时候,不是在直视下做的,所以容易引起出血。如果治疗的位置不对,则可能引起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而且如果病人自身不愿意接受这种治疗,顺应性就会较差,治疗效果也就很差。
帕金森患者脑起搏器手术的效果由什么因素决定
1、病人的选择即适应症的选择,一定要选择原发性帕金森...
观看文章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监测,用于监测24小时或以上的心电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