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既往心脏正常,单纯由心动过速引起的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的心肌病变,才能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若既往病史不详,除了心动过速不能以其他原因来解释心肌病变,终止心动过速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明显好转,也可以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已同时合并有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和心衰,不利于与扩张型心肌病继发心动过速相鉴别,只有在终止心动过速后心脏病变逆转时才能回顾性明确诊断。

根据《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版》,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具有发作时间≥每天总时间的12%~15%的持续性心动过速,包括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室率多≥160次/min,少数可能只有110~120次/min,其与个体差异有关。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类型

国外有学者曾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分为单纯性和不纯性2类:

1、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本型患者没有基础性心脏病,经治疗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以后,心功能常常能够恢复正常。如果患者在心室率得以控制之前没有明确的心脏病史,控制之后心腔内径逐渐缩小,左心室射血分(LVEF)较前增加,则属于单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2、不纯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此类型患者已经患有基础性心脏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原有心脏疾病协同作用、共同影响,导致心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经过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后,心功能得以部分恢复。

疾病相关 更多»
频繁室性早博胸闷气短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窦性心动过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脏起搏点在窦房结,而心室率较慢,通常少于60次/分钟。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因此,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首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定期就医并进行心电图监测。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时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植入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其次,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过度体力活动。过度的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动过缓症状加重

赵士超 主任医师
急性心肌梗塞的饮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心脏负担,并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首先,患者应该控制摄入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加重动脉的堵塞情况。因此,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奶油、黄油等高脂肪食物,选择低脂肪的鱼类、瘦肉、豆类和全谷类食物。其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豆类都富含纤维,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并且有助于控制体重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率过快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通常情况下,窦性心动过速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心率过快持续时间长,会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心脏病。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取决于病人的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窦性心动过速并不需要治疗,但对于那些出现症状严重的患者,以及可能导致心脏问题的患者,需要考虑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是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心脏的节律,减慢心率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