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内传导阻滞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如心肌病、瓣膜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尤其伴有左心房扩张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因素均可增加本病发生风险。
基本病因
Bachmann束是前结间束的一个分支,沿房间沟向左心房而散布于左心房心肌,它将窦房结的头部与左心房相互连接,是将激动从右心房优先传导到左心房的路径。该束的损伤可引心房内传导阻滞。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缺乏锻炼、年龄的增长都被证实是IAB的高危因素,这些高危因素可能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内皮细胞损伤,引起缺血导致心房间传导延迟。
左心房从42mm恢复到37mm通常是好事,说明心脏结构改善,但需结合具体病因、恢复过程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左心房内径正常值一般男性≤40mm、女性≤35mm,42mm提示轻度扩大,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或心肌病等引起。恢复到37mm表明心脏负荷减轻或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血压控制达标、瓣膜病变修复、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左心房压力下降,或心肌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但需注意以下情况:若恢复过程中伴随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需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瓣膜狭窄加重、心律失常复发或心肌缺血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右束支这一传导路径发生完全性的阻滞,导致右心室的电信号传导延迟或中断,但左心室仍能正常接受并传导电信号,从而在心电图上表现出特定的波形改变。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发现心电图上出现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相对应的波形特征。这种阻滞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肺心病等。此外,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但通常无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