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心房内传导阻滞患者常无自觉症状,多为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虽无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但多数患者有房性心律失常病史,患者可有胸闷、气促、心悸等症状;弥漫性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患者常表现为窦性停搏,当窦性停搏时间长,可引起头晕或晕厥,甚至发生阿-斯综合征,长时间的窦性停搏如不伴有逸搏者,可致猝死。
并发症
本病易有频发的反复发作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速、房扑和房颤,并常能加重或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前分支阻滞作为一种心电图表现,其危险性需视具体病情而定。对于多数患者而言,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本身可能并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因此无需过分忧虑。左前分支阻滞的成因多样,可能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相关,也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在特定情况下,如冠心病导致的左前分支阻滞,由于冠心病本身存在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可能伴随一定的危险性。但对于未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单纯的左前分支阻滞通常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快速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会导致心脏跳动加快、不规律,引起患者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它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线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血药等。抗心律失常药可以恢复正常心率,抗凝血药则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卒中风险。不过,药物治疗并不适合所有患者,因为它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能控制心房颤动。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电复律和消融术。电复律是通过电击心脏恢复正常心律,它可以迅速去除心房颤动,但并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