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受心室率快慢的影响。当心室率不快时,患者可无症状。而心室率快者,常会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等不适。少数心房颤动者还可出现头晕、黑矇等。病情发展
1、心房扑动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心房颤动,但亦可持续数个月或数年。
2、心房颤动发作时,由于快速心室率和心输出量的下降,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并可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
并发症
1、栓塞
(1)心房颤动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甚大,尤以脑栓塞危害最大,常可危及生命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心房扑动患者也可产生心房血栓,进而引起体循环栓塞。
2、其他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严重者,还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均为归肝胆经的清热类中药,三者合用可协同发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肝胆火旺等症的辅助治疗。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含蒲公英甾醇、菊糖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改善湿热黄疸、目赤肿痛、乳痈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左心房从42mm恢复到37mm通常是好事,说明心脏结构改善,但需结合具体病因、恢复过程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左心房内径正常值一般男性≤40mm、女性≤35mm,42mm提示轻度扩大,可能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或心肌病等引起。恢复到37mm表明心脏负荷减轻或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血压控制达标、瓣膜病变修复、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左心房压力下降,或心肌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但需注意以下情况:若恢复过程中伴随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需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如瓣膜狭窄加重、心律失常复发或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