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治疗原则为复温、补充热量和液体、控制感染、纠正器官功能紊乱,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或)支持治疗。
一般治疗
1、复温主要通过提高环境温度,从而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当肛温大于30℃时,将患儿置于预热至30℃的暖箱内,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当肛温小于30℃时,可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设定为比肛温高1-2℃,每小时提高箱温0.5-1℃,但不超过34℃,一般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如果条件不允许,可采用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温水浴或母亲把患儿抱怀里等方法进行复温。
2、静脉营养在消化功能还没有恢复时,可给予静脉营养,保证患儿能量来源充足,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在消化功能恢复后,再正常喂奶。
3、扩充血容量目的是改善微循环障碍,医生通常会给患儿输液来补充血容量。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在复温时因组织间隙液体进入循环,可造成左心功能不全和肺出血,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药物治疗
1、抗生素医生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以控制感染。
2、肝素适用于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防止血液凝固。
3、多巴胺为血管活性物质,目的是增加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改善微循环。
4、酚妥拉明使用该药的目的是改善微循环,且可解除肺血管痉挛。
5、呋塞米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肾功能衰竭表现时,可使用呋塞米利尿,并严格限制液体量。
其他治疗
机械正压通气用于肺出血早期的患儿,医生通常会给患儿使用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