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是辨证论治,不同证型,治疗原则不同。如心血瘀阻证的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气滞心胸证的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痰浊闭阻证的治疗原则为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寒凝心脉证的治疗原则为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气阴两虚证的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心肾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心肾阳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本病属于内科急症、重症,在急性发作期应以消除疼痛为首要任务,病情严重者还应积极配合西医救治。急性期治疗
当患者突然感觉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压榨样痛时,应立刻休息,可选用或合并运用速效救心丸、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心痛气雾剂等药物,如果10分钟后不缓解,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药物治疗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当归、郁金等。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中药有柴胡、枳壳、赤芍、陈皮、川芎等。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常用中药有瓜蒌、薤白、半夏、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等。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中药有桂枝、细辛、薤白、瓜蒌、当归、芍药等。
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黄芪、桂枝、麦冬、当归、丹参等。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常用中药有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炙甘草、茯苓、远志、丹参等。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附子、桂枝、熟地等。
其他治疗
可选用针灸治疗。不同证型的针灸治疗如下:1、心血瘀阻证选用心俞、膻中、厥阴俞、巨阙、郄门、神门、内关、公孙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2、气滞心胸证选用心俞、膻中、厥阴俞、巨阙、郄门、神门、内关、肺俞、中脘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3、痰浊闭阻证选用心俞、膻中、肺俞、中脘、神门、内关、尺泽、丰隆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4、寒凝心脉证选用心俞、膻中、厥阴俞、神门、内关、关元、命门、足三里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5、气阴两虚证选用心俞、膻中、内关、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6、心肾阴虚证选用心俞、膻中、厥阴俞、神门、内关、太溪、肾俞、三阴交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7、心肾阳虚证选用心俞、膻中、神门、内关、命门、关元、气海、肾俞、太溪、三阴交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配穴。
手心痛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肌肉拉伤、神经受损、心脏问题等。针对手心痛的不同原因,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如果手心痛是由于肌肉拉伤或过度使用引起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疼痛:1.休息:停止手部活动,让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2.冷敷:将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疼痛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3.按摩:轻柔地按摩疼痛处,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疼痛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健康与生命息息相关。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病、消化系统问题、肺部问题、骨骼肌肉问题等。以下是治疗心痛的方法:1.休息如果心痛是由于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引起的,建议休息一段时间,避免过度活动。2.药物治疗心痛的治疗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如果是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痛,需要立即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