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

本病的诊断一般不难,某一个或几个部位反复出血,多部位皮肤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和有家族史,而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即可确诊。同时需要与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血管发育不良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的自发性鼻出血。

2、多个特征部位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如唇、鼻、手指和口腔黏膜等。

3、内脏受累,如消化道的毛细血管扩张 、肺、肝、脑的动静脉畸形。

4、阳性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HHT患者。

符合以上3条或3条以上条件者可确诊为HHT,符合其中2条者为疑似病例,少于2条者暂不考虑HHT。

鉴别诊断

1、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性疾病,早期发生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和眼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在共济失调后出现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向鼻周区扩展,本病同样会发生脑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可以通过基因检测鉴别,也可以通过脑MRI等影像学手段进行鉴别。

2、血管发育不良症

是一种内脏(尤其是胃和结肠)血管获得性异常的疾病,以胃肠道出血多见,病变可为孤立性、片状或弥漫性。其原发病尚不清楚,与尿毒症和血液透析有关。与HHT相比,两种疾病均会出现胃肠道出血,但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同时还会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可以通过症状、是否具有家族遗传病史及基因检测进行鉴别。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类型

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点不同分类

1、Ⅰ型HHT

是由于编码内皮糖蛋白的endgolin(ENG)基因发生突变所致,ENG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

2、Ⅱ型HHT

由于编码活化素受体样激酶1的ACVRL1基因发生突变所致,ACVRL1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

3、Ⅲ型HHT和Ⅳ型HHT

HHT3和HHT4被分别定位在染色体5和7上,但受到影响的确切基因还不清楚。

疾病相关 更多»
再障会遗传下一代吗

再障,即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发病通常与遗传因素无直接关联,因此一般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患者及家属可对此放心。这一疾病主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型。先天性再障,例如范可尼贫血,确实具有遗传倾向,但在所有再障患者中,这类病例相对罕见。绝大多数再障病例属于获得性,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无直接联系。获得性再障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化学毒物、电离辐射以及免疫异常等。这些因素会损伤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进而导致造血功能衰竭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抑郁症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刘赟 副主任医师
鼻子内壁干燥结痂出血

鼻子内壁干燥结痂出血,通常由环境因素、不良习惯、鼻部疾病引起。针对此问题,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调整生活习惯及针对病因治疗来改善。一、原因1.环境因素:空气干燥、长期处于空调房等,会使鼻腔黏膜水分蒸发过快,变得干燥易破,从而引发出血和结痂。2.不良习惯:频繁挖鼻会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和结痂;用力擤鼻也可能加重鼻腔损伤。3.鼻部疾病: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能出血和结痂

王霞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