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新生儿脐部见一球形或半球形凸出物,哭闹或用力时增大,安静平卧时消失,用手轻压可复位,结合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出生情况即可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脐炎、脐膨出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脐炎
脐疝发生绞窄时可出现皮肤红肿热痛表现,须与脐炎相鉴别。新生儿脐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脐带脱落后残端经常潮湿或有黏液、脓性分泌物,脐周围皮肤略有红肿、糜烂。感染扩散则发热、食欲减退、白细胞增高,清创等外科抗感染治疗有效。
2、脐膨出
脐疝与脐膨出均是脐部有凸出物,须加以区分。脐膨出所膨出的内脏为腹膜和羊膜互相融合的膜覆盖,没有皮肤。对于不典型的脐膨出,用B超可以清晰显示腹壁软组织的层次结构,进而加以鉴别。
新生儿腹腔内的部分肠道是由未愈合的脐环引起的。它通过脐带从脐带表面伸出。一般来说,它在两个月后开始逐渐愈合,并且在两岁以上时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它不能自然愈合,进行外科治疗是可行的。当然,它需要基于不断缩小的形势。如果两岁的孩子明显萎缩,一直等到三岁左右,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黄疸一般是7~14天退完。生理性黄疸,症状轻,消退快,通常7~10天能退完;病理性黄疸,症状重,消退慢,需要10~14天,甚至更长时间。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法等也会影响黄疸消退时间。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