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新生儿脐疝主要表现为脐部出现半球形或球形的可复性肿块,直径多为1cm左右,也有超过3~4cm者。哭闹、咳嗽、排便等腹腔压力增高时,肿块外凸明显,安静或睡眠时肿块可缩小甚至消失。
并发症
1、脐疝嵌顿
当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疝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疝囊颈弹性收缩,将疝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腹腔,形成嵌顿。新生儿脐疝发生嵌顿很少见。发生嵌顿时肿物较平时增大,变硬韧,有明显压痛,出现恶心、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
2、脐疝绞窄
脐疝嵌顿而不能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加重,导致血流减少乃至阻断,可形成脐疝绞窄。可出现肿物不对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甚至出现严重脱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现,如神志淡漠、血压下降等。
3、其他
有时,患儿脐疝的覆盖组织可因外伤或感染而溃破。
新生儿腹腔内的部分肠道是由未愈合的脐环引起的。它通过脐带从脐带表面伸出。一般来说,它在两个月后开始逐渐愈合,并且在两岁以上时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它不能自然愈合,进行外科治疗是可行的。当然,它需要基于不断缩小的形势。如果两岁的孩子明显萎缩,一直等到三岁左右,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黄疸一般是7~14天退完。生理性黄疸,症状轻,消退快,通常7~10天能退完;病理性黄疸,症状重,消退慢,需要10~14天,甚至更长时间。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法等也会影响黄疸消退时间。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