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或可以观察到新生儿患侧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可有局部肿胀,极少数可见发热表现。
典型症状
1、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症状。
2、可以观察到新生儿患侧上臂活动减少或被动活动时哭闹,患侧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
3、可见局部肿胀,压之哭闹。
4、少数患儿可出现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
并发症
1、臂丛神经损伤
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神经根的牵拉损伤,表现为患侧上肢无力、活动受限、感觉障碍等。
2、血管损伤
锁骨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者较为少见,常发生于骨折明显移位时,易受累的血管有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
宝宝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很常见的,发生锁骨骨折后,多采取保守治疗,因为儿童的锁骨骨质没有发育成熟,儿童的骨质愈合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儿童有比较强的塑形能力,给予手法复位后,即使骨折位置对胃不理想,通过儿童的塑形能力随着骨痂的生长,骨折端的位置也会自动逐渐矫形,多数不会留有后遗症。
髌骨粉碎性骨折后,患者通常需6-12周才能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正常步态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具体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恢复能力而异。髌骨是膝关节伸直的关键结构,粉碎性骨折会破坏其完整性,需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稳定骨折端。早期需严格制动以促进骨痂形成,避免骨折移位;6周后复查X光确认骨折愈合情况,若稳定可逐步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如拄拐行走),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需等待骨折线消失、肌肉力量及关节功能重建,通常需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