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由于血行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上行感染(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所致。
1、病原菌
任何细菌均可侵入新生儿尿道引起新生儿泌尿系统感染,但以大肠埃希菌(约占80%~90%)最为多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肠球菌、沙门菌等。偶可由支原体、病毒和真菌感染(早产儿多见)引起。
2、感染途径
(1)血行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脓疱病等过程中,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
(2)上行感染:由于新生儿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尿液易向上逆行而感染。
(3)淋巴感染:肠道与肾脏及泌尿道之间有淋巴通过,当新生儿发生肠道感染时,致病菌可通过淋巴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4)直接感染:该感染途径较为少见,如新生儿患有化脓性腹膜炎、肾周围脓肿等邻近组织器官的化脓性感染时,可直接波及泌尿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免疫系统紊乱一般不是大病。免疫系统紊乱指的是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但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得到改善和控制。免疫系统紊乱可能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度活跃,导致身体容易感染疾病或出现过敏反应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免疫系统紊乱就是大病。多数情况下,免疫系统紊乱是暂时的、可逆的,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减轻压力、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帮助恢复免疫系统的平衡
儿童一旦感染诺如病毒,通常在12至48小时内发作,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多数集中在24至48小时这一区间。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病毒会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毒复制速度可能更快,导致症状出现更迅速。多数儿童在接触病毒后12至48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部分儿童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表现。发病初期呕吐症状可能较为剧烈,随后腹泻逐渐加重,大便多为稀水样或糊状,每日排便次数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