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托拉尼征

什么是奥尔托拉尼征?

  • 发病部位:四肢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骨外科,新生儿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奥尔托拉尼征?

奥尔托拉尼征(Ortolani征)是指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髋关节脱位等原因引起的病理体征,具体是指将新生儿髋关节屈曲90°并外展时,感觉到或听到一种咔哒样的沉闷撞击声的病理体征,是由于股骨头进入或退出髋臼时引起的特殊体征,是新生儿检查的一个重要项目,出现该体征常可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髋关节脱位。

相关医生 更多»
杨明

杨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新生儿科

擅长: 主要致力于早产儿、发育迟缓、新生儿危重症、新生儿脑损伤、感冒、过敏、黄疸、消化、...

相关医院 更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202882338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电话:021-64931990(万源...

地址:万源路门诊部: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枫林路门诊部:上海市徐汇区医学院路130号(枫林路口)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电话:020-81886332(总机...

地址:广州市人民中路318号(儿童院区);广州市人民中路402号(妇婴院区);广州市金穗路9号(珠江新城院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电话:主院区:027-8366555...

地址: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光谷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位于东三环线与光谷三路之间,光谷生物城斜对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电话:025-83117500(总机...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72号

疾病相关 更多»
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哪个效果好

无法直接判定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哪个效果更好,两者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作用机制:奥司他韦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在被感染细胞中的释放,从而控制病情。玛巴洛沙韦则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阻断病毒增殖,进而缩短病程。两者作用机制不同,但均能有效对抗流感病毒。2、适用人群:奥司他韦适用人群广泛,包括成人、儿童、老人、孕妇等全年龄段人群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玛巴洛沙韦则主要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及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

陈丽 副主任医师
流感吃了奥司他韦一般几天能退烧

流感患者服用奥司他韦后通常2-5天左右能退烧。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来发挥治疗作用。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成年患者,如果在流感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及时服用奥司他韦,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一般在2-3天左右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然而,对于儿童、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身体恢复能力较差,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退烧,有时可能需要3-5天,甚至更长

陈丽 副主任医师
成人的奥司他韦可以给儿童服用吗

成人的奥司他韦制剂可以给儿童服用,但需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奥司他韦制剂临床上不分成人或儿童版本,其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是选择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减少病毒播散,常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小孩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和预防。不过,由于儿童吞咽、消化能力较弱,成人的奥司他韦胶囊剂型不利于儿童吞服,特别是对于服药依从性差的小孩难度更大,而且还不方便家长分割小孩用药剂量,容易出现用药剂量不准确的情况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奥司他韦预防量吃多少

一般来说,用于流感预防时,成人及13岁以上青少年推荐剂量为每日75毫克,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少7天(如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预防),具体疗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于1岁以上儿童,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如1-13岁儿童体重≤15公斤,每次30毫克;15-23公斤,每次45毫克;23-40公斤,每次60毫克;>40公斤,按成人剂量75毫克),每日1次。奥司他韦的预防剂量因年龄、体重及预防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需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使用

陈丽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胎儿疾病
血友病 白化病 马凡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唐氏综合征
母婴传播疾病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水痘 风疹 弓形体病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