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

本病的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感染方式、年龄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先天性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发绀、气促、黄疸等表现;出生时或出生后感染多为亚临床感染,患儿可出现肝炎、间质性肺炎、血液系统损害等表现。

典型症状

1、先天性感染

(1)母为原发感染时,30%~50%的胎儿被感染,可引起流产、死胎、死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其中10%~15%的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20%-30%于新生儿期死亡,主要死于DIC、肝衰竭或继发严重细菌感染;10%以上死于生后第1年;60%~90%留有后遗症,其中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达50%~90%。85%-90%出生时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中,10%~15%以后出现后遗症。

(2)母为再发感染时,仅0.5%~3%的胎儿被感染,其中85%~90%的新生儿出生时无临床症状,但亚临床感染病例中,10%~15%有后遗症,且多限于听力受损。如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则智力发育不受影响。

(3)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绀、气促、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脑膜脑炎、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脑室扩大,胚胎生发层基质囊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脐疝等。

(4)常见的后遗症有感觉性神经性耳聋,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甚至脑性瘫痪、癫痫、视力障碍、牙釉质钙化不全、慢性肺疾病等。其中感觉性神经性耳聋是最常见的后遗症。

(5)新生儿出生后2~3周内病毒学检查阳性。

2、出生时或出生后感染潜伏期为4~12周,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肝炎和间质性肺炎,足月儿常呈自限性经过,预后一般良好。早产儿还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损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达20%。输血传播可引起致命性后果。

并发症

本病常为多系统、多脏器受累,并发症较多,如神经系统损害致小头畸形、脑积水、脑组织钙化、惊厥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常发生间质性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后遗症常见生长迟缓、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癫痫、视力减退、听力障碍等。

疾病相关 更多»
嗜酸细胞176算高吗

嗜酸细胞17.6%一般算是较高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范围为0.5%-5%之间,显然17.6%远超过这一正常范围上限。这一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或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原发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
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

巨细胞病毒是TORCH中的C(cytomegalovirus, C

疾病专区 更多»
胎儿疾病
血友病 白化病 马凡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唐氏综合征
母婴传播疾病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水痘 风疹 弓形体病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