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损伤
四肢血管损伤的症状

四肢血管损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出血、低血压和休克、血肿、震颤和杂音、肢体远端缺血的表现等。

典型症状

1、出血

肢体主要血管损伤一般都有较大量的出血。开放性损伤时,动脉出血为鲜红色,呈急速的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如果损伤的动脉位置较深,则可见有大量鲜红色血液从伤口涌出。而静脉出血则为暗红色,较为持续和缓慢。出血除向伤口流出外,也可向周围软组织间隙渗透,形成血肿或皮肤瘀斑。闭合性损伤时,损伤部位肢体常因内出血而显著肿胀,皮下可有广泛性淤血。

2、低血压和休克

出血较多可造成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同时由于出血、创伤及疼痛,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创伤性休克或出血性休克。

3、血肿

闭合性动脉损伤或伤口小而深的开放性动脉损伤,在伤口被血块或肿胀的软组织堵塞时,动脉出血可在皮下形成血肿,血肿常与血管破口相沟通,临床上一般都显示为膨胀性或搏动性血肿。有时血肿可呈炎性反应,显示红、肿、热、痛现象,易误诊为脓肿。曾有一例桡动脉损伤性动脉瘤的病人,在外院误诊为脓肿而进行切开引流,发生喷射性出血,急诊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了血管修复。

4、震颤和杂音

当受伤部位出现损伤性动脉瘤时,动脉血流通过动脉破口进出血肿而产生涡流,触之可感到震颤,听诊有收缩期杂音。在动静脉瘘时,可闻及血流来回性的连续性杂音。

5、肢体远端缺血的表现

典型的表现就是5“P”征(pain疼痛、pallor苍白、pulselessness动脉搏动消失、paralysis瘫痪、paresthesia感觉异常)。

并发症

1、慢性血管病变

约有5%~10%的血管损伤患者在发生急性损伤后,由于症状及体征不明显而未及时诊断处理,后期可发展成慢性血管病变,包括动脉血栓、狭窄和闭塞,损伤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

2、心功能损害

当大、中型动脉受到损伤发生动静脉瘘时,动脉血流大量异常回流,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

疾病相关 更多»
脑血管狭窄是大病吗

脑血管狭窄属于较为严重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狭窄程度、症状表现及对脑功能的影响。若狭窄较轻且无症状或仅轻微头晕、头痛,积极治疗后预后通常较好;但若狭窄严重,可能引发脑梗死、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需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脑血管狭窄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多方面。轻度狭窄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痛、眩晕、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视力问题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狭窄可能导致急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脑血管狭窄还可能反复发作,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

潘琪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