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首先要通过及时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保持有效血液循环纠正休克,挽救病人生命。在此基础上,做好伤口清创,妥善处理损伤血管,力争尽早恢复肢体血液循环,保全肢体,减少残废。
急性期治疗
1、伤口止血
常用的方法为压迫止血法。条件许可时可用消毒纱布填塞伤口,外面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效果良好。紧急情况下可用手指压迫肢体近端动脉或出血动脉的破裂处暂时控制出血。如用止血带压迫肢体近端动脉止血,一般压迫时间不要超过1个小时,在较长时间的转运途中,每压迫1个小时要松开止血带15分钟,以防肢体远端发生缺血性坏死。
2、输血和输液
维持血容量、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以纠正休克,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脏器伤的处理
迅速处理危及生命的脏器伤,以降低病死率。
药物治疗
抗痉和抗凝治疗:常用的抗痉药物有罂粟碱和利多卡因;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
手术治疗
血管损伤的诊断一经确立,应立即进行手术修复。肢体血液循环恢复越早,功能恢复就越好。一般应在6小时内恢复血液循环,90%以上的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如果血液循环恢复过晩,肢体远端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或坏死的几率则明显增高。
(1)手术指征
①病史中伤口曾有搏动性出血。
②膨胀性或搏动性血肿。
③损伤部位有明显杂音和震颤。
④伤肢远端有缺血性表现。
⑤伤口靠近主干动脉,血管造影显示有动脉损伤。
(2)手术方法
①血管取栓术:适用于动脉管腔内有血栓形成堵塞管腔者。在动脉栓塞处切开动脉取栓,取栓后再缝合修复血管壁,也可在血管造影时进行导管溶栓或取栓。
②血管结扎术:只适用于非主干血管,结扎后不会产生肢体远端组织的缺血性坏死。但有条件时还是要进行血管修复,以保证患肢恢复最佳功能。
③血管修补术:适用于动脉有破口但未断裂者。如果动脉破口较小,可直接缝合破口修复;如果动脉破口较大,可切取伤口附近的一小段自体小静脉,纵形切开管腔,制作补片进行修复。
④血管端端吻合术:适用于血管断裂后断端较为整齐,或清创后血管缺损不超过2cm者。
⑤血管移植术:适用于血管缺损在2cm以上者。如果损伤的血管直径在8mm以下,可切取适当长度的自体静脉进行移植,最常用的自体静脉为大隐静脉,也可选用头静脉和贵要静脉。需要注意的是自体静脉移植时要倒转应用,以避免瓣膜阻挡动脉血流。如果损伤的血管直径在8mm以上,就需要选用人造血管进行移植。常用的人造血管材料有涤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
一般来说从外科角度讲四肢血管损伤是否有车祸或者其他外伤原因导致血管损伤的状态,这个情况是需要鉴别是否为主要的血管,如果是比较主要的血管是需要及时手术进行修补的,同时手术后用一些抗凝,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等等来进行积极的治疗的,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现场医生来实施。
四肢肌肉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尤其是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四肢肌肉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尤其是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1.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肌炎等,病毒侵袭可导致全身肌肉酸痛,包括四肢。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肌肉组织,引发炎症和疼痛。这类疾病可能伴有肌无力、皮疹等表现,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