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磷血症
低磷血症的症状

轻度和中度低磷血症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患者血磷<0.3mmol/L时,即重度低磷血症,将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包括厌食、倦怠感、恶心、呕吐、烦躁、运动失调、癫痫发作、肌肉疼痛、关节僵硬、骨痛、昏迷等。

典型症状

1、心血管症状

严重的低磷血症,可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以及严重的心肌病变和心力衰竭表现。

2、血液系统表现

低磷血症可造成患者缺氧、溶血、贫血,并增加细菌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所致,常见症状有厌食、烦躁、感觉异常、构音障碍、震颤等,严重者可出现运动失调、癫痫发作、昏迷。

4、肌肉和骨骼症状

低磷血症患者常有肌肉乏力、肌肉疼痛,患者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呼吸机麻痹。当低磷血症持续数月,患者可出现骨痛。

5、消化系统症状

慢性低磷血症患者,常有厌食、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肠麻痹、吞咽困难等症状。

并发症

低磷血症可并发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呼吸衰竭、感染、心肌病、横纹肌溶解症、佝偻病、骨软化症等并发症。

相关解析
居宝芹 主任医师

妇产科 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

低磷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低磷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感觉的异常、眩晕、嗜睡、共济失调、昏迷甚至死亡。临床上一般血清浓度低于0.96毫摩尔每升,称为低磷血症。血磷参与能量代谢的过程,所以如果出现低磷血症的话,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低磷血症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白细胞抗菌能力下降、血小板功能减退,甚至会引起出血。如果确定是低磷血症,应该及时的给予补充磷,并且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观看语音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低磷血症有什么症状?

低磷血症会出现骨折、低血压、心肌病变等症状。低磷血症是指血清无机磷浓度低于正常值,多为磷摄入减少或吸收不良所致,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代谢性酸中毒等原因所致。临床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惊厥、昏迷、肌无力、骨折、低血压、心肌病变、恶心、呕吐、厌食、食欲不振、吞咽困难、肠麻痹等。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抑郁症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刘赟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血糖低吃什么可以快速恢复正常

血糖低即低血糖。低血糖时,迅速提升血糖是关键。食物方面,高糖食物及高糖水果是快速升糖的良好选择;药物方面,遵医嘱可服用口服氢氯噻嗪片或考虑其他快速升糖药物。一、食物选择1.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富含简单糖分,食用后能迅速被肠道吸收入血,有效提升血糖水平。2.高糖水果:西瓜、葡萄、荔枝、桂圆等水果不仅含糖量高,且易于消化吸收,是低血糖时的优选食物。二、药物辅助1.氢氯噻嗪片:虽然氢氯噻嗪片主要用于治疗水肿,但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轻度低血糖患者,能快速提升血糖水平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胎盘低躺着能长上来吗

胎盘低时,躺着一般不能让胎盘长上来。尽管多躺有利于防止发生活动后出血,甚至流产,但它与胎盘向上生长并没有直接关系。胎盘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器官,负责为胎儿提供养分和氧气。胎盘的位置主要由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决定,一旦受精卵着床,胎盘的位置就相对固定了。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下段宫颈可能会逐渐延长,有时可能会使胎盘的位置相对上移,但这与孕妇是否躺着没有直接关系。躺着并不能改变受精卵着床的位置,也不能影响子宫下段宫颈的延伸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