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需结合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确诊。血常规、B超、核磁共振成像、骨髓象、骨髓活检、骨髓流式细胞学等检查有助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骨髓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诊断依据

1、国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

②两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检查均呈低增生性减低,有核细胞少,但原始细胞在30%以上。

③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本病。

2、国外诊断标准

(1)Nagai等建议的诊断标准

①外周血>2系血细胞减少。

②骨髓细胞面积<40%,骨髓凝块切片或骨髓活检或核磁共振成像证实。

③骨髓原始细胞占所有有核细胞>30%。

④有白血病细胞的髓系标记,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3%,如<3%或阴性,应有髓系特征的免疫标记证实(如CD13、CD33)。

(2)WHO诊断标准

①骨髓细胞面积<20%。

②骨髓中原始细胞≥20%。

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低下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特点,而这些与HAL类似。两者主要鉴别点是HAL骨髓涂片和(或)骨髓活检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主要为成熟的淋巴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及难治性贫血版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患者的骨髓,可有一定百分数的原始细胞,尤其是骨髓增生低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易和HAL混淆。原始细胞百分数≥30%为HAL,若<30%则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及难治性贫血版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病态造血HAL常缺如,或程度很轻,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病态造血是诊断的必备条件。外周血和骨髓有更少的正常造血细胞和更多的淋巴下拨,体外培养集簇减少且可见很少的正常集落,支持HAL的诊断。活检中如找到巨核细胞、网硬蛋白染色阳性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诊断。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根据病情的进展速度和临床表现分类:

1、缓进型

缓进型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初期症状不明显,无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对化疗耐受性差,多给予支持疗法。

2、急进型

急进型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病情进展较快,类似于典型的急性白血病,常有明显的发热、贫血症状(头晕、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和出血症状(皮肤的瘀斑或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女性也有可能表现为月经过多),肝脾淋巴结肿大和胸骨压痛较突出,给予适当化疗后可缓解。

疾病相关 更多»
变蛋热量揭秘!高还是低?一探究竟!

在美食的世界里,变蛋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然而,对于追求健康饮食、注重热量摄入的朋友们来说,变蛋的热量问题一直是个让人纠结的小谜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看看变蛋的热量到底高不高!🤔🥚其实,变蛋的热量在食物谱系中处于一个相对适中的位置。每100克变蛋的热量在200-220千卡之间,这个数值既不算高得惊人,也不算低得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热量摄入的角度来看,适量食用变蛋并不会给日常饮食带来过重的负担

曾青山 副主任医师
黑变病皮肤逆袭攻略:治疗方法全揭秘!

皮肤黑变病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你是否对这个名词感到好奇,想知道它究竟该如何治疗?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一揭晓!皮肤黑变病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常用的有氢醌霜、维甲酸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改善皮肤色素沉着。使用时请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口服药物:维生素C和E作为抗氧化剂,能帮助抵抗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生成。此外,氨甲环酸等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黑变病,但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可以治疗40多种病?知柏地黄丸:这锅我不背!

知柏地黄丸作为一款经典的中成药,被不少人提及。但近来,“知柏地黄丸治40多种病”的说法甚嚣尘上,这不禁让人满腹狐疑😟:一种药真有这般神奇,能对40多种病症都起效吗?要知道,人体病症复杂多样,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与适用范围,这说法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相呢?实际上,并不存在知柏地黄丸治40多种病这一事实。🖐️知柏地黄丸主要是一种用于滋阴降火的中成药,其成分包括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等,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导致的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症状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