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需结合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确诊。血常规、B超、核磁共振成像、骨髓象、骨髓活检、骨髓流式细胞学等检查有助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骨髓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诊断依据

1、国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肝、脾、淋巴结一般不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偶见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

②两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检查均呈低增生性减低,有核细胞少,但原始细胞在30%以上。

③骨髓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本病。

2、国外诊断标准

(1)Nagai等建议的诊断标准

①外周血>2系血细胞减少。

②骨髓细胞面积<40%,骨髓凝块切片或骨髓活检或核磁共振成像证实。

③骨髓原始细胞占所有有核细胞>30%。

④有白血病细胞的髓系标记,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3%,如<3%或阴性,应有髓系特征的免疫标记证实(如CD13、CD33)。

(2)WHO诊断标准

①骨髓细胞面积<20%。

②骨髓中原始细胞≥20%。

鉴别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低下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特点,而这些与HAL类似。两者主要鉴别点是HAL骨髓涂片和(或)骨髓活检可找到白血病细胞,而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主要为成熟的淋巴细胞。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及难治性贫血版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患者的骨髓,可有一定百分数的原始细胞,尤其是骨髓增生低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易和HAL混淆。原始细胞百分数≥30%为HAL,若<30%则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及难治性贫血版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病态造血HAL常缺如,或程度很轻,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病态造血是诊断的必备条件。外周血和骨髓有更少的正常造血细胞和更多的淋巴下拨,体外培养集簇减少且可见很少的正常集落,支持HAL的诊断。活检中如找到巨核细胞、网硬蛋白染色阳性支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诊断。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类型

根据病情的进展速度和临床表现分类:

1、缓进型

缓进型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病程长,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初期症状不明显,无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对化疗耐受性差,多给予支持疗法。

2、急进型

急进型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多为青壮年,病情进展较快,类似于典型的急性白血病,常有明显的发热、贫血症状(头晕、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和出血症状(皮肤的瘀斑或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女性也有可能表现为月经过多),肝脾淋巴结肿大和胸骨压痛较突出,给予适当化疗后可缓解。

疾病相关 更多»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