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多为骨髓增生低下的老年人,此类患者由于各组织脏器功能老化、并发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等原因,对强烈化疗耐受较差,需采用小剂量化疗,但其缓解率较低。因此,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临床一般以支持疗法为主,仅少数病例(尤以年轻患者)用大剂量化疗。
对症治疗
1、有感染者予抗感染治疗。
2、贫血者应视其严重程度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
3、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可予输注血小板悬液。急性期治疗
临床感染性休克是病原菌或毒素对患者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入侵后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并导致主要器官系统紊乱受损与衰竭的严重性综合征,由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的短时间内免疫力迅速下降,增加被感染几率,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几率增大。在患者出现休克、大出血等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急诊抢救。
1、快速做出初步诊断。
2、对症处理,如输血、降温、消炎或抗感染。
3、明确诊断后,进行系统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可经化学药物治疗,具体详见放化疗。
手术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支持治疗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改善了白血病的生存,是目前最有可能治愈白血病的手段。由于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大部分是中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衰退、储备功能下降、多种慢性病共存等多重因素加大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风险,所以术前应通过一些客观标准来预估潜在的风险和未来的获益,由此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当诱导完全缓解后,有条件者应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
化疗
是指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化学药物造成癌细胞损害,使癌细胞坏死。化疗科尽可能预防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的复发;降低早期死亡率及对成分输血的需求;加速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恢复,减少感染机会;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对化疗耐受性差,可在化疗早期死于感染或出血。因此,其治疗原则为诱导治疗化疗剂量较常规剂量较小,避免强烈化疗。常用药物有阿糖胞苷注射液、米托蒽醌注射液、阿克拉霉素等。
你好,低增生性白血病也是属于急性白血中的,但是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一般大多数的白血病都会出现骨髓增生比较活跃,而很少的一部分会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这种情况我们也是叫做低增生性白血病的。相对于增生活跃的白血病而言,低增生性白血病预后是比较差的,因为他对于化疗及放疗的敏感性均比较低,是可以考虑可以行骨髓移植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也是建议遵医嘱正规医院血液科诊疗。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