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的诊断

诊断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仅靠临床表现无法诊断。医生会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硫化血红蛋白吸收光谱,可作为本病可靠的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等疾病。

鉴别诊断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高铁血红蛋白症患者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呈青紫改变,可伴头晕、头痛、乏力等,严重时可有抽搐、嗜睡、昏迷等症状。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高铁血红蛋白的吸收光带在波长618~630nm处,硫化血红蛋白在波长607~620nm处;加入硫化铵或氰化钾后高铁血红蛋白的吸收光带消失,而硫化血红蛋白的吸收光带不变。可通过分光镜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2、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

二者均有皮肤颜色改变, 但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常有杵状指,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患者则无。此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可显示有心脏结构异常,而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患者无异常。通过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难鉴别。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的类型

基于病因分类,可以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两种。

1、获得性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又称中毒性,在硫化血红蛋白血症中较为多见。多与硫化氢、三硝基甲苯等中毒或者磺胺类药物、非那西丁、乙酰苯胺等药物应用有关,在慢性便秘或腹泻病人中也可见到。

2、先天性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临床极其罕见。无明显药物接触史,自幼发病,且持续多年。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前白蛋白低多少算严重

前白蛋白低于100mg/L通常算严重,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也需警惕,数值越低提示病情越重。前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是反映肝功能损伤和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其水平降低常与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肾炎等疾病相关。前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和年龄而异。成人正常值为280-360mg/L,若低于此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例如,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可能显著降低,甚至接近零,表明肝细胞合成功能严重受损

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高密度脂蛋白正常值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高密度脂蛋白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04-1.55mmol/L,成年女性为1.29-1.68mmol/L,不同实验室因检测方法差异可能略有波动。高密度脂蛋白因能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转运至肝脏代谢,被称为“好胆固醇”,其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一般认为,高密度脂蛋白≥1.04mmol/L为正常,若男性<1.04mmol/L、女性<1.29mmol/L则属于偏低,可能增加动脉硬化风险;而高密度脂蛋白>1.55mmol/L被视为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李晋新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