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三期,慢性期通常持续1~4年,可见乏力、低热、多汗后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加速期患者症状持续加重,急变期为本病的终末期,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类似。
典型症状
1.慢性期(CP)
慢性期通常持续1~4年。患者可见乏力、低热、多汗后盗汗、体重减轻等,由于脾大还可有左上腹坠胀感。部分患者胸骨中下段压痛,可有眼底充血或出血。
2、加速期(AP)
本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常见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贫血或出血、脾持续性或进行性肿大。
3、急变期(BC)
为本病的终末期,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类似,可见贫血、发热、畏寒、皮肤瘀点、鼻出血、齿龈出血、月经过多、眼底出血。颅内出血时可见恶心、呕吐、瞳孔大小不对称,甚至昏迷。
并发症
1、部分患者慢性期可出现脾梗死,表现为脾区压痛明显。
2、急变期可合并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可见淋巴结肿大、视力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恶心、呕吐等。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口发甜不一定是糖尿病早期。从生理和病理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唾液中的糖分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出现口甜的感觉,但并非所有口发甜的情况都是糖尿病所致。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引发口甜症状,当消化功能失调时,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会刺激舌部味蕾,产生口甜的感觉;另一方面,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甜食、含糖饮料,会直接导致口腔内糖分残留,引起口甜,这种情况在停止食用后会逐渐缓解。所以仅依据口发甜这一单一症状,无法判断是否处于糖尿病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