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应当以慢性期为主,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力争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理想状态下使疾病达到治愈的效果。首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病情控制后立即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可以联合干扰素和化疗药物。急性期治疗

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需要合用羟基脲和别嘌醇,对于白细胞过高或白细胞淤滞症的患者,可以使用治疗性的白细胞单采。明确诊断后,首选伊马替尼治疗。

一般治疗

1、初始治疗时可以对白细胞>100×109/L的患者采用白细胞分离术或加用羟基脲或伊马替尼,同时服用别嘌醇和水化。

2、脾大有明显压迫症状时可以局部放射治疗。

3、加速期患者治疗时,如果之前未使用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采用加量一代或二代(甲磺酸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患者回到慢性期,之后立即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急变期患者在明确急变类型时,可以使用加量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使患者回到慢性期,之后立即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药物治疗

1、分子靶向药物

(1)甲磺酸伊马替尼:属于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2-苯胺嘧啶衍生物,能特异性阻止BA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治疗后患者完全遗传学缓解率为92%,10年总体生存率可达84%。

(2)伊洛替尼:属于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比一代药物更快、更深入的分子学反应。

2、干扰素

分子靶向药物出现之前的首选药物,皮下或肌肉内注射,推荐与小剂量阿糖胞苷合用。

3、化疗药物

(1)羟基脲: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起效快,但停药后白细胞迅速回升;耐受性好,可单独用于高龄、具有合并症以及靶向药物和干扰素不耐受者。

(2)白消安:烷化剂的一种,起效慢,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

(3)其他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砷剂等,必要时可以选择使用。

其他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本病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但在慢性期通常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仅仅用于移植风险低、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或不耐受以及处于进展期的患者。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吃什么药?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开始时如有白细胞淤滞,可用羟基脲或白细胞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一旦诊断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就可以尽快开始靶向治疗。TKI是首选药物。如果在加速期,以前没有使用过TKI的患者可以用第一代或第二代TKI治疗。疾病得到控制后,可以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急性期化疗的基础上,可根据患者的化疗剂量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