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中毒的诊断

根据病史(氰化物接触或食入史)、临床表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浆氰含量、尿硫氰酸盐含量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疾病。

诊断依据

1、轻度中毒

患者有明显头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乏力、手足麻木,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往往增高,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轻、中度意识障碍;

(2)呼吸困难;

(3)动-静脉血氧浓度差<4%和(或)动-静脉血氧分压差明显减小;

(4)血浆乳酸浓度≥4mmol/L。

2、重度中毒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1)重度意识障碍;

(2)癫痫大发作样抽搐;

(3)肺水肿;

(4)猝死。

鉴别诊断

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可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昏厥等表现,皮肤和黏膜常呈樱桃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液碳氧血红蛋白阳性,尿中硫氰酸盐含量不增高,而氰化物中毒患者尿中硫氰酸盐浓度往往增高。

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接触史或口服史,呼出气及口腔中有大蒜样臭味,瞳孔缩小,肌肉纤维震颤,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而氰化物中毒患者呼气和口腔中有苦杏仁气味,血浆氰含量常增高。

氰化物中毒的类型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可分为急性氰化物中毒和慢性氰化物中毒。

疾病相关 更多»
结肠内容物较多什么意思

结肠内容物较多通常指结肠内积存了超过正常量的粪便、气体或液体,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导致,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需要干预。生理性原因常见于饮食结构改变或排便习惯异常。例如,摄入高纤维食物后,肠道需更长时间消化吸收,可能导致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延长;饮水不足、久坐不动或忽视便意,也会使粪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硬难排,积聚在结肠内。此外,肠道蠕动节律改变可能影响排便频率,导致内容物暂时增多。病理性原因则需警惕肠道疾病

龚瑾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中毒
马钱子中毒 吗啡类药物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 半夏中毒 苯海拉明中毒 吡唑酮类中毒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