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病因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主要是体内的氧合血红蛋白持续氧化成含Fe3+的高铁血红蛋白。许多药物与毒物,如磺胺类、利多卡因、苯胺类衍生物和亚硝酸盐等,均能加速此种氧化过程。

基本病因

1、药物及化学制品

(1)硝酸及亚硝酸类:亚硝酸盐(NO2-)在体内外均可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转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如饮用经污染的水,食用腐烂变质的蔬菜、腌制食品,甚至直接误服亚硝酸钠。药品如亚硝酸乙酯、亚硝酸丙酯(除臭剂)、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硝酸银、硝酸铵等。

(2)退热消炎药:芳香胺或硝基苯类药物在试管中并不能使Hb氧化,但食入人体后可以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常用的退热消炎药如乙酰苯胺、非那西丁、磺胺噻唑等。

(3)局部麻醉药:某些局部麻醉药在体内代谢生成氨基苯甲酸,可以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据文献报道,静脉点滴普鲁卡因,会使全部患者发生程度不等的暂时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咽部麻醉,喷雾一次丙胺卡因即有可能诱发严重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苯佐卡因(氨基苯甲酸乙酯)也属于此类。

(4)其他药物:如乙酰苯肼、伯氨喹啉、雷琐辛等均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种抗麻风药物氨苯砜,近年来用于治疗艾滋病并发症卡氏肺囊虫肺炎时,常会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5)化工产品:生产苯胺、硝基苯及其衍生物的工厂,毒物可通过皮肤或呼吸道侵入人体。苯胺类染料,如墨水、蜡笔、鞋油等均应避免婴幼儿接触。

2、环境污染

除了化工厂排出的废物和废气中含有的苯胺及硝基苯的衍生物外,农药中的杀虫剂(苯甲酰苯基脲)、芳香胺类除草剂等均会诱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婴儿期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且肠道pH值偏高有利于肠道细菌繁殖,使NO3-更多地转变成NO2-。因此,婴儿更容易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且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

(2)个体差异:不同人对同样的诱因反应相差较大,特别是非直接作用的药物,由于个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转化程度不同,以及细胞内还原能力的差别,临床表现不一致。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杂合子虽不发病,但接触诱因后,较正常人更易发生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危险因素

1、食用含硝酸盐的食物,如储存过久的蔬菜、腌肉。

2、先天性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杂合子。

3、直接或间接接触某些毒物或药物(如芳香族氨基硝基化合物)的职业人员。

疾病相关 更多»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抑郁症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刘赟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白血病吃什么好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以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支持治疗和恢复。同时,药物使用也需谨慎,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以及补血药物。一、食物方面1.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瘦肉、豆制品等,有助于修复组织和增强免疫力。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优质蛋白可提高机体抵抗力。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胡萝卜)和水果(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等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可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增强免疫功能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白血病血常规能查出来吗

血常规指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并不能直接确诊白血病,但它可以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辅助信息。白血病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等多种手段。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的基础检查之一,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在白血病患者中,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指标提示医生需要进一步考虑白血病的可能性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