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诊断

就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若出现皮肤、黏膜、甲床青灰色发绀等症状,应警惕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可能。再结合实验室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此外,还需与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等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有服用某些药物或接触毒物、饮用不洁井水、食用不新鲜蔬菜的病史。婴儿有腹泻史。

2、有皮肤、黏膜、甲床青灰色发绀表现。病情可急可缓。突发者有头痛、乏力等,高铁血红蛋白含量≥50%者可有昏迷。

3、实验室检查

(1)肉眼观察:取肝素抗凝血于试管中,血液呈巧克力棕褐色,空气中摇荡1分钟后颜色不能变红。

(2)MetHb吸收光谱:血液用蒸馏水稀释5~20倍,在分光镜下观察红色区有一暗带,加入10%氰化钾1滴,高铁血红蛋白转化为氰化血红蛋白,此带消失,血液转为红色。

(3)MetHb定量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含量>30%。

(4)MetHb还原实验:血液中加入亚甲蓝,置37℃水浴30~60分钟,高铁血红蛋白消失,颜色变红。

(5)仪器监测:血气分析时发现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而出现发绀症状,即要怀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鉴别诊断

1、中心性发绀

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绀。许多心肺疾病,如呼吸道阻塞、肺水肿、肺炎、肺气肿、先天性心脏病等都可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中心性发绀,一般有呼吸困难、杵状指(趾)等表现。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般无呼吸困难。

2、周围性发绀

周围循环障碍,周围组织氧耗量增加,如右心功能不全、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或动脉缺氧如休克、雷诺征、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血管舒缩障碍等所引起。此类发绀的特点是肢体末梢与下垂部分发绀明显,加温或局部按摩后,发绀可消失。中心性和周围性发绀采用分光镜检查均无特殊吸收带出现。

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类型

1、基于发病的缓急分类

(1)急性者因高铁血红蛋白缺乏携氧能力,故易出现缺氧症状。

(2)慢性者,可出现无症状青紫。

2、基于病情的轻重分类

(1)轻度:高铁血红蛋白浓度<30%。

(2)中度:高铁血红蛋白浓度30%~50%。当高铁血红蛋白浓度<30%时,至少应具备以下一项:轻度溶血性贫血,轻度肝脏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管型尿,或者肌酐清除率下降但大于正常人50%。

(3)重度:高铁血红蛋白浓度>50%。当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常在30%~50%时,至少应具备以下一项:重度溶血性贫血、重度肝脏功能损害、急性肾衰

疾病相关 更多»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抑郁症吗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可以用于抑郁症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在缓解抑郁伴随的焦虑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请注意,其疗效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差异,且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辅助作用。它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脑内5-羟色胺再摄取的过程,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增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此外,该药物还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刘赟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白血病吃什么好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以选择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支持治疗和恢复。同时,药物使用也需谨慎,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生素以及补血药物。一、食物方面1.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瘦肉、豆制品等,有助于修复组织和增强免疫力。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优质蛋白可提高机体抵抗力。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胡萝卜)和水果(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等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物质可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增强免疫功能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白血病血常规能查出来吗

血常规指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并不能直接确诊白血病,但它可以为白血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和辅助信息。白血病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血液检查、骨髓检查等多种手段。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的基础检查之一,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在白血病患者中,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指标提示医生需要进一步考虑白血病的可能性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