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的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一般可作出诊断。抗青光眼手术后如前房不形成,伴有眼压升高、充血、疼痛等表现时,要警惕发生本病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

1、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1)用裂隙灯观察前房深度,瞳孔阻滞性青光眼的中央前房深度为中等深度,周边虹膜膨隆;而恶性青光眼前房普遍变浅,甚至消失。

(2)观察周边虹膜切除口情况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如果虹膜切除口明显开放,就不大可能是瞳孔阻滞性青光眼,而是恶性青光眼。如果未能证明虹膜切除口的存在,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未能排除,应施激光虹膜切除术以助诊断。

(3)缩瞳剂对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多数是有益的,但对恶性青光眼常常无效,甚至引起眼压升高、前房变浅,导致病情恶化。

(4)散瞳睫状肌麻痹剂对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常被认为是有害的,但对恶性青光眼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滴药后常使患者眼压下降,前房变深。

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临床可见突然剧烈的头痛、眼眶痛、眼胀痛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仅有光感。查体也可出现眼压升高及角膜雾状水肿,应用缩瞳剂可使眼压下降。恶性青光眼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眼压升高情况在应用缩瞳剂治疗无效甚至恶化,而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可使眼压下降。

3、脉络膜上腔出血

术后脉络膜上腔出血亦可具有前房变浅或消失、眼压升高或正常的临床特点。出血可发生在术中、术后数小时或数天(通常在1周内),尤其在抗青光眼术后。典型表现为眼部疼痛和眼压升高,眼部炎症和充血显著(通常较浆液性脉络膜渗漏严重)。前房变浅或消失,眼底周边部可见单个或多个脉络膜隆起。眼底和B超检查可明确。

4、脉络膜脱离

常见于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多与创口渗漏(Seidel征阳性)和超滤过(大滤过泡)有关,患眼前房变浅或消失易与恶性青光眼混淆,但其眼压典型的较低(<1.33kPa)。

疾病相关 更多»
肺继发恶性肿瘤,你真的了解吗?

🍃肺继发恶性肿瘤,简单来说,就是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肺部形成的肿瘤。这与原发性肺癌不同,原发性肺癌是起源于肺部的癌症,而继发性则是由其他部位“迁徙”而来的。🔍肺继发恶性肿瘤,简单来说,就是其他地方的癌症细胞“跑”到肺部去,然后在肺部形成了新的肿瘤🏃。这可不是肺部自己长出来的癌症哦,而是从别的地方“搬”过去的。具体来说呢,这些癌症细胞可能是从大肠、甲状腺、肝脏或其他部位过来的,它们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了肺部,然后在肺部继续生长,变成了恶性肿瘤。这个过程就叫做“继发”或“转移”

刘传 副主任医师